现代食疗的优点和古法食疗的发展

文 / 会讲故事的鱼
2019-11-25 17:35

食疗

起源于夏禹时代,那时的人们发现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有

御风寒

的作用,要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

烹调成

汤液

既是食品,又是汤药

,说明夏禹时代已

有简

单的饮食疗法。商代的大臣伊尹改革了烹饪器具,并发明了羹和汤液等

食品

,开创了

煮食和去渣

喝汤的饮食方法。

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的“食医”。此后醋、酱、糖、豆腐等调料及食品也相继出现。那时,人们对饮食已相当讲究,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把饮食五味、五谷和药物结合起来。

战国时期的《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

《素问·五常政大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也是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其中记载了可做药用的食物50余种,如酸枣、葡萄、大枣、干姜、赤小豆、龙眼、杏仁、桃仁、米谷、蔬菜、虫鱼、禽、肉等,并记录了这些食品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东汉名医张仲景治疗外感病时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在服药期间还应禁忌生冷、粘腻、辛辣等食物,可见其对饮食养生及其辅助治疗作用的重视。

唐代时期食疗保健得到重大发展,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食疗方专书——《食疗本草》,共载食物药261种。如气嗽用杏仁煎,下痢用生姜汁加白蜜方等。书中指出食物有四性、五味, 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在五味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通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根据不同性质的疾病,选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和治疗。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重视饮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意识到健康的饮食结构不仅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合理使用更能祛病强身。近年来,中医食疗学的研究人员不断丰富和扩充食疗养生的内容,使之因其“道法自然’的妙处而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所以说,食疗的未来不可估量,相信食疗一定是健康的主导产业。

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食疗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

1、

与药物相比,食疗没有毒副作用,而长期使用药物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件, 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某些影响。

2、

食疗所用的材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 经常食用的食品,价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我们在日常用餐中只要稍加留意,并对症食 用这些食材,避免饮食误区,便可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又是昂贵的医药费所无法比拟的。

3、

以食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人们可以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食疗对防病治病确实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优点,既然食疗是最好的治病措施,我们就应该 从生活中、书本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从而更好 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