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古人过年吃什么——餐桌上的年味
现代的年轻人恐怕没有那种一年四季盼过年的想法了,毕竟时代发展了。可是我们小的时候,对过年的期盼可以用渴望来形容。为什么?因为那时大家都穷,平时哪有什么好吃的,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打打牙祭,开开荤。
我记得小时候过年,农村家庭一般会杀猪杀鸡,买酒买鱼。在更早一点的五六十年代,过的是大集体的生活,老百姓家一般是不能养猪的。到了七八十年代这种情况转变了许多,虽然生活还是不富裕,但过年杀只年猪,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吃几天,还是大多数家庭能够做到的。
虽然七八十年代距今已经很遥远了,但在我的记忆里,过年的记忆全是那一盘盘的肉。没办法,平时难得吃到肉,过年的时候就要乘机放开肚子大吃。那时过年最受欢迎的就是肉,特别是大块的肉,也不论肥瘦,只要是肉,就感觉很幸福。
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同时代,过年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那么,让我们回到古代,看看古代人过年都在吃什么呢?
首先要说明一下,古人过年和过春节是两个概念。古代把“立春”这个节气当做春节,而过年就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二十多天。春节和过年合二为一,是民国初年的事,是北洋政府的规定。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年”这个概念据说始于尧舜时期,是古代先人对四季的观察中得来的概念。中国最早的历法形成于夏朝,称做夏历。它将木星运行一宫定为一岁,一岁又分成十二个月,商代又加入了闰年和闰月的补充,“年”这个时间单位逐渐完善。
周朝将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并学会了根据天上星宿运行位置来确定时令,历法越来越准确。此时也出现了“年”这个字,周人将五谷成熟的一个周期称为“一年”,一直沿用至今。
先秦时期,各国历法并不一致,有以十一月做为岁首的,也有以九月谷物成熟做为岁首的。此时庄稼已经收回家,农事相对不太忙碌,大家有时间聚在一起庆祝丰收。先民们用谷物酿酒,宰杀猪羊三牲,放松一下一年来的劳累。这是“过年”庆祝的最早雏形。
在中国神话中,“年”是有它的形象的,据说“年”是一只怪兽,每到岁尾便要吃人。人们利用他怕火怕光怕响声的弱点,在门上张贴红联,家家张灯结彩,大放爆竹,吓走这只怪兽。当然这只是传说,也是中国人特有的幽默。
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很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有一条是相通的,就是过年时不管贫穷还是富裕,大家都要尽量好好的吃上几天。因此尽管各地风俗不同,在吃喝上倒是一脉相承的。
先秦时期,每到岁末除夕,人们都在聚在一起饮酒贺岁。根据记载,“岁暮家家具肴,诣宿岁之位,相聚酣饮,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这是古代过除夕的最早记载。
先秦时期的人民,除夕那天在搞好家庭卫生的同时,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但是年夜饭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点点。等过完年将留下来的剩饭倒掉,表示除旧迎新的寓意,是人民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的憧憬。
到了汉代,过年时要饮椒柏酒。椒柏酒是由椒酒和柏酒组成的两种酒精饮料。《四民月令》记载:“除夕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和“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 '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的记载。由于椒多籽,象征多子;柏有长寿的寓义,所以在除夕之夜饮这两种酒的意义很明显,是对家族多子多孙、健康长寿的祝福。
在中国历法中,立春节气大多处于过年期间。所以立春之日,为了表达到春天的欢迎和对新一个四季的美好祝愿,从秦汉时期,就有吃春饼、喝春酒的风俗。“春饼”多以荷叶包裹,里面可以卷上新鲜蔬菜,代表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在吃春饼的同时,还要吃一个生萝卜,以红萝卜为佳,这叫“咬春”。据说生萝卜吃了能解春困,又能提高生育能力。这个风俗在北方比较流行,《天津志》上说:“妇女多食萝卜,谓之子孙萝卜”。
魏晋时期,开始有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习惯。“屠苏”是一种中药配制的药酒,据说是华佗创制的,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唐代名医孙思邈对“屠苏酒”十分推崇,每年腊月他都会送给乡亲们泡酒的药,让大家以药泡酒,除夕和正月初一饮用,可以预防瘟疫。由于孙思邈的药堂叫"屠苏屋",所以这种酒也有了个动听的名字——“屠苏酒”。
饮屠苏酒时一定要注意,要从最年轻的人开始喝,年长者后饮。苏辙写过一首《除日》的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证明年龄越来,越要在最后喝。对这个风俗的解释是因为过年时“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苏轼写过一首《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不怕老去,认为这是自然现象,最后饮屠苏酒也不介意。今天在一些地方还保留这一习俗。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历来都被人重视。相对来说,这是一顿“饕餮大餐”,即使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古代,也会整十二道菜,与一年的十二个月相对应。这些菜中,一定要有鱼,暗示“年年有余”。而且除夕的鱼是不能吃头的,要留来正月初一来吃,这叫“有鱼(余)头”。古人年夜饭中还会有寓意勤劳的芹菜,象征会算计会过日子的大蒜,有象征长寿的面条,都是寄托着古人对来年的美好希望。
古代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不像现在人,春节七天假,正月初七就是上班第一天。正月初七要吃七种菜混合的菜羹,要剪一些纸人贴在墙上。女性还要相互赠送头上的钸品,称为“花胜”,是对女性生殖能力的一种美好祝福。
汉唐时期,北方地区正月初七要吃“五辛盘”,这是由大蒜、小蒜、韭菜、芸苔和胡荽拼在一起的一种食物。孙思邈认为吃这些能辟疠气,开五脏,而且食用后,面对年后气温的逐渐升高,还可以发散出汗,有去热的功效。
过年是全民的狂欢,民间比较讲究,上层贵族集团更加看重。从汉代起每年元旦,大臣都要朝拜皇帝,这是每年一度的“正朝”。之后皇帝会大宴群臣,君臣们在一起欢度佳节。
曹植写过一首《元会》的诗,对当时曹魏“正朝”及之后的庆祝活动有着具体的描写。诗中有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佳会,宴此高堂。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穷乐极宴”,可以看出,当年的宴会是多么宏伟壮观。
民间过年,按地区不同,吃的东西也不同。现在网上总是流传南北之争,什么南方人吃甜,北方人吃咸啦;北方过年有暖气,南方过年一身正气啦;豆腐脑应该是甜还是咸?米和面到底哪个是饭?肉粽子和甜粽子哪个最正宗?其实这些问题在古代根本不存在。
自古以来,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南方产米,北方产麦是大家的常识。所以过年时北方人离不开饺子,南方人爱吃年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饺子的别名很多,古时称"牢丸",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明朝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而吃饺子是中国北方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饺子"又名"交子",有新旧交替之意,是过年时北方必须要吃的一道美食,据说过年不吃饺子对来年的运气都有影响。
南方人过年基本上离不开年糕。年糕的寓意是年年高,步步高,至少从东汉起就成为民间的美食。虽然目前不能确定南方过年吃年糕习俗的具体年份,但可以肯定,在唐代南方就有了这个传统。
过年的最后一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俗称的“元宵节”、“上元节”。这一天过去了,表示年过完了,该投入到新的一轮生产劳动了。
《史记》中对元宵节的来历记载始于汉文帝,汉文帝是因为周勃等人平定诸吕之乱上位的,而平定吕氏之乱的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为了庆祝铲除了帝国的毒瘤,汉文帝规定每到正月十五,全国都张灯结彩,他自己也出宫与民同乐,从此形成了元宵节。
起初的元宵节并不吃汤圆,汤圆起源于宋代,之前是没有汤圆的。宋代浙江宁波一带人喜欢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为原料,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改称“汤圆”的。
宋代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江南地区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所以在过年的最后一天吃上代表大了一岁、又同天上月亮一样圆的汤圆,慢慢形成一种传统,一直保留到今天。
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很多,本文仅对过年的食物做了一点点介绍,根本代表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春节文化和饮食文化。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如今过年的年味反而越来越淡了。这并不是作者一个人的感觉,而是很多人的共同体会。我们很难寻找到小时候过年那种开心欢乐的气氛,也很难重温看到美食时的那份激动。固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对传统文化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多加以关注,千万不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优良文化传统给弄丢了,大家说对不对?
参考文献: 韩春连:《中国人过年吃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