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后养生,要多吃两种青色食物,错过了又要等明年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前脚刚踏入四月的门槛,后脚就要迎来清明节了。作为节气,清明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作为节日,清明时节又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清明食谱:“吃苦”能解热春天人们容易“上火”,所以春季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有所注意,尽量避免食用荔枝、龙眼、榴莲等性热的水果,还要注意少吃咖喱、辣椒、胡椒、花椒等辛辣助火的食物。
在春季要想“降火”,味苦的食物有败火的功效,可适当选食。医学专家指出,味苦的食物中含有生物碱、类等物质,可以抗菌解毒、去火解暑、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对人身体大有好处。
苦味食物虽好,但却不宜过量。苦味食物大多为寒凉之物,加之清明时节气候多变,寒流仍时有关顾,如果此时多吃会引起胃痛、腹泻;老年人和儿童大多脾胃虚弱,也不宜过多食用;另外,脾胃虚寒、大便溏泄的病人不宜吃寒性的苦味食品。
推荐几种青色食物:
青团
青团,北方的人很少吃,但到了南方青团就是当地人们非常热衷的美食了。而之所以把这种美食叫青团,就是因为这种小吃外表的颜色为青色,又非常应景。所以,它就成了清明节前后很多人都喜欢吃的小吃之一。
这种小吃口感软糯香甜,并且在馅料上还有众多的选择,有肉馅料的,有豆沙馅料的,还有咸鸭蛋馅料的。在清明节前后适量的吃是可以的,但有些特殊人群也要注意的是,青团主要的成分是糯米,虽然热吃糯米可以养胃。
但如果加入各种肉馅料,三高的人群就要注意了,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浅尝辄止即可。如果是小孩或者是老人,因为消化能力较差的原因, 在食用青团的时候,最好选择热着吃青团, 青团冷着吃反而容易积食,不容易消化。
艾叶
艾叶是清明节前后非常有节气感的美食。最珍贵的是,艾叶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含有丰富的艾叶油、膳食纤维、黄酮类成分、多种微量元素等等,都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便秘、增强机体免疫力上面有很好的益处,是一种非常值得食用的食材之一。
在吃法上非常简单,大家可以拿艾叶做汤、熬粥,或者是直接炒着吃亦或者是凉拌。艾叶中所含有的艾叶油成分,还具有促进食欲的效果,非常适合便秘的人群食用。即使是对于肠胃不好的人群,艾叶也是可以适量食用的食材。
清明养生,要注意什么?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饮食要“清”,起居宜“闲”,运动要“缓”,精神要“端”。
所谓饮食要“清”,分开来说就是味道宜“淡”,要少油、少盐、少糖,稍佐调料即可;分量要“少”,不要吃太多,尤其是晚上不要多吃;品种要“素”,吃的内容要偏素一些,不要大鱼大肉,很多肉类都是“发物”,清明时节要避免吃太多,而对蛋白的补充可以通过豆腐、豆芽等植物蛋白来替代;菜品要“鲜”,清明是天清地明,可以适当选吃时令菜。
所谓起居宜“闲”,就是不能懒,而是要悠闲,清明时候人们常常会感到容易困倦,“春眠不觉晓”,尤其对小孩子而言,早起上学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不过,假如约了小伙伴去郊游放风筝,大概早起就没有那么困倦了,所以这个时候的起居同样是要“有节”,而这个“节”就表现为“闲”字——有所调控,这不是靠意志力撑着,而是靠兴致引导。
所谓运动要“缓”,就是优游的感觉,不急也不滞。这个原则在《黄帝内经》里阐述为“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就是散开束发,宽松衣带,不让身体受到束缚,到宽广的庭院中散步,不让行动受到束缚。清明是祭祀先祖的节日,又值春天发陈的时令,人们在扫墓祭祖的同时也可在郊外聚会冷餐,尽兴游乐,比如《白蛇传》里“游湖借伞”就发生在清明节。不过所有活动的总原则是一个“缓”字,换成今天的术语,大致相当于“有氧运动”吧。
所谓精神要“端”,是说祭祖这一氛围里心思在慎重追远的同时,又不要沉溺其中,陷入悲痛、愧疚等情绪而不能自拔,在我们的文化中先祖在天之灵都是庇护性的力量,足够友善、宽容,保持对他们的敬意就可以了。而在聚会冷餐,尽兴郊游的时候,也不宜放荡形骸,过于奔放,可以融入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中,追思先人,感怀当下,从而形成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加深对家庭的感情,增进对健康的珍视。
总之,清明养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哀而不伤,乐而不荒”,表现为一种深厚的、有节制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