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每年55万人因此猝死,熬夜的危害原来这么大
“熬着超晚的夜,敷着超贵的面膜“、”晚上洒吧蹦,白天枸杞养生”……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边熬夜伤身,一边自我保养”成为了当代人的常态。大家明知道熬夜伤身,但总忍不住在健康边缘试探:“工作忙、应酬多”、”好不容易有点自己的时间,赶紧刷剧打游戏”……
01 科学家实验证实:熬夜致死,并非谣言
越来越多的人用挤压睡眠的方式,填补白天不够用的时间,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少睡几晚没啥事儿。但殊不知,身体却帮你记下了你熬过的所有的夜。著名科研期刊《国际时间生物学》曾在一篇重量级文章中指出:相比正常作息的人,熬夜不睡者早亡风险增加10%。
他们通过对英国生物库中收集的将近50万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或晚睡晚起的“夜猫子”比那些拥有正常作息的人,早亡风险增加了10%,早衰风险增了近50%。在研究样本中,约5万人在为期6.5年的采样过程中死亡可能性更高。
这一结果是学界首次证实,熬夜真的会早亡,但针对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无所头绪。直到2020年,世界顶级权威期刊《Cell》才在一篇名为《Sleep Loss Can Cause Death through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Gut》的论文中指出:熬夜猝S的机制,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在大脑和心脏,而是肠道。
研究人员通过热刺激睡眠神经的方式对果蝇模型进行干预,以减少其90%以上的睡眠时间。结果发现,在不睡觉的第10天,被试组就开始出现死亡,第20天则全部死亡。相比之下,那些正常睡觉的对照组都能正常活到40天,熬夜晚睡减少了动物寿命惊人的50%。
经过进一步解剖检测,研究人员发现缺觉果蝇身体和正常果蝇并不存在明显区别,只是肠道有活性氧增加和聚集,以及随之带来的DNA损耗和细胞凋亡。这意味着,假如我们能找到解决活性氧堆积的办法或许就能缓解熬夜所带来的死亡和早衰风险。
02 熬夜早亡背后关键原因
循着关键结论,科学家测试了学界53种抗氧化剂,试图解决果蝇体内的活性氧堆积。结果发现有11种可以有缓解熬夜损耗身体的风险,其中褪黑素、硫辛酸和NAD+表现最佳。在实验组睡眠被剥夺90%的情况下,身体难题也未明显增加。
作为常见的抗氧化剂,学界早已对褪黑素和硫辛酸知之甚多,只是由于其长期服用可能带来的内分泌失调和不孕不育风险才让人们望而却步,反倒新面孔“NAD+分子”似乎更受学界青睐。后者是美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人体内源分子,其因在实验中成功延长生物体1/3的存活期而受到关注。
此前NAD分子一直以“抗佬技术”的名头在富豪圈流通,曾经还炒到过2万一克的天价。直到近两年,其背后机制相继得到华盛顿大学、庆应大学的证实并被株式会社Bioagen平价化后才开始在大众阶层走开。综合数据显示,自2020年株式会社“派维洛“在跨境展会亮相后,便被伊势丹等各大商超引进,上个月还在多地脱销。
此次研究因其出色的抗氧化能力再次出圈,难道真是应征了其当代”不佬仙丹”的称号?专业人士表示,作为一种综合老态延缓技术,“派维洛“等落地成果本身就是通过作用细胞线粒体等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身体机能复原作用,并不能因为此次实验结果就认定,此类物质可以完全消除熬夜晚睡带来的身体危害。
论文作者Alexandra教授也表示:睡眠对于人类的影响是极其全面的,除了肠道活性氧堆积外,还可能引发大脑胶质细胞自噬,生物钟紊乱等等,这只是给了我们一种缓解方案。
03 亟待重视的睡眠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电子小屏的兴盛,熬夜晚睡问题开始从小部分职业人群问题变成了普遍现象。据央视1月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81%的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超60%的人通常在深夜11点到凌晨1点入睡,还有多达30%会在凌晨1点后入睡。
关于熬夜的危害,除本次研究发现的熬夜减寿50%的风险外,多项研究也早就表明,持续一周睡眠不足会导致700多基音发生改变,长期处于缺觉状态的人,身体免疫力会严重下降,还会带来肠胃危机、皮肤受损、加速端粒缩短等风险。(注: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保护结构,长短和寿命长度挂钩,原本是随年龄增长、细胞分裂每2.4年缩短一点点,熬夜会加速这一过程)
国内前沿生命科学科普结构“时光派“2020年曾在复旦科技园发表过端粒检测尺来预测人们实际老退化的速度,结果80%的90后受试者结果比原有生物速度更快,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三四十岁人的长度。在我国每年猝死的55万人之中,其中2/3是没有相关病史的健康年轻人。
或许,很多80、90后可能会觉得,趁着年轻只有事业才是最需要努力去追求的。但事实上,睡眠健康才是一项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的事情。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如果你拥有高质量的睡眠,那你就比别人多拥有了三分之一的幸福。如果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熬夜,那也得及时关注身体的反馈,积极利用外在辅助措施或向专业人士寻求需求,毕竟身体才是工作、生活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