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防控】睡眠不是小事,健康息息相关
睡眠对我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细想一下,您是把它当做一个自由选择的生活习惯,还是一项需要给予认真呵护的生活内容,您又是否会把睡眠也归入日常的健康管理之中呢?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自己的睡眠健康。
睡眠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困倦时,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恢复精力充沛。但这个自然的“修复”过程却经常不能获得足够的重视。工作的任务、课业的负担、一系列电子产品提供的“源源不断”的娱乐项目,这些都成了我们“牺牲”睡眠的理由。
熬夜、日夜颠倒、失眠、睡眠时间不足等等问题越来越常见。你是不是也会想“欠下的觉我明天多睡一会儿补回来吧”。但时日一久,不仅不佳的睡眠习惯没有改善,还会因此而产生新的健康问题。
1、睡眠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高有关。
我国成年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睡眠质量较差,而较差的睡眠又会增加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这就包括了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时间过长都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以高血压为例,有研究显示,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存在“U”形关系,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之前存在关联。
⏩ 2型糖尿病:睡眠时间与糖尿病患病具有关联。睡眠时间过少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耐量水平,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肥胖:睡眠对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体重状况均有一定影响。睡眠不足会破坏“瘦素”和“饥饿荷尔蒙”的平衡,人食欲会增大,同时也会容易偏好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导致能量摄入增加。
⏩ 睡眠不足也与心理问题、伤害有关。睡眠时间越少,心理疾病的风险越大,也越严重。睡眠不足,还会让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变得迟钝,意外伤害的风险增高。缺觉的人开车,就像酒驾一样危险。
2、您的睡眠还好吗?
您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问题,初步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存在睡眠时间或质量不足的情况。评定的时间是过去1个月内,相应的睡眠问题如果每星期至少发生3次,就需要您根据其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评估结果。
每个题目的得分标注在表格的第一行。计算所有问题的得分总和,0~3分为没有睡眠障碍,之后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6分以上就可以认为存在失眠的问题。
3、什么样的睡眠才算是好睡眠?
健康的睡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睡较快:一般不超过30分钟。
↪时间充足: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儿童:10~12小时,青少年:9~10小时,成年人:7~8小时,老年人:5~6小时。
↪质量优良:睡眠过程中不会频繁醒来,也不会被多梦困扰。第二天醒来后精神饱满,没有嗜睡、乏力现象。
4、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睡眠状况呢?
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要有相对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至早晨6点。如无必要、不要熬夜。
坚持运动,改善睡眠的一大动力
白天适量运动是改善夜间睡眠的一大动力。运动的方式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喜好来决定,如散步、打拳、做操、慢跑等有氧运动,搭配肢体伸展和力量练习。但应注意运动时间最好选在白天,晚上8点后应避免过量运动,以免大脑过于兴奋而无法入睡。
规律三餐,时间太晚就别再吃啦
睡前不要吃得过饱,因为大量食物在胃内进行消化,不断刺激大脑,便不能安然入睡。晚餐与睡眠应间隔至少3小时。睡前也不要喝茶、酒和咖啡。
改善环境,营造适宜睡眠的氛围
为卧室保持理想的温度、声音和光线。温度以20~23℃为宜,睡前关闭大灯,尽量减少光线和噪声的影响。
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睡前应尽量保持身体和心情的平静,可以选择看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睡前一小时应不再思考工作内容或使用电子产品。
参考:
[1]王丽敏, 关云琦. 睡眠状况与主要慢性病患病的关系[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8): 1237-1241.
[2]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3]陆林. 健康睡眠管理手册. 中国人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