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失眠遇上中医——失眠就看见希望了!

文 / 喝走高血压
2019-08-09 09:22

我不是不想睡,就是想在等等,具体等什么,我也不知道..........

一、失眠是指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眠时间短等,现代医学多用镇静剂(如安定)治疗,但服后多有头晕、头痛、乏力等副作用,治疗失眠,除了放松身心、适当锻炼、调节饮食之外,中医药治疗失眠不但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少。

二、中医学认为,失眠的根本原因是山机体内在情志变化引起的。情志过极,损伤正气,伤及脏腑,耗损精气,令神魂不安,发为失眠多梦;此外,阴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潜涵肝魂,制约相火,而使神魂浮游,发为失眠多梦;若因痰热内扰肝胆,魂不得宁而发失眠多梦;劳欲过度,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心神不宁而发生失眠多梦;饮食失节,使土虚木郁,神魂不宁而失眠多梦。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不得卧”,认为是体内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故治疗原则主要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脏腑功能正常。结合其伴随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等,中医将失眠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主要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虚证主要为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笔者根据多年经验,现总结各证型方药如下。

实证 肝郁化火者,治宜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方药为钩藤、白芍、枣仁、丹参、茯苓、龙骨、牡蛎、甘草等;痰热内扰者,治宜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方药为远志、法夏、枳实、茯苓、竹茹、珍珠母、龙齿、牡蛎、百合、甘草等;阴虚火旺者,治宜滋阴降火、清心安神,可选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等。

虚证 心脾两虚者,治宜补益心脾、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减:人参、黄芪、当归、远志、白术、枣仁、茯神、夜交藤、柏子仁、龙骨、牡蛎、甘草等;心胆气虚者,治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可选用安神定志丸或酸枣仁汤等。


三、平时生活中失眠的患者应该注意的几项内容:

1、别吃胀气食物

有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气体,从而产生腹胀感,妨碍正常睡眠。如豆类、包心菜、洋葱、绿椰菜、球甘蓝、青椒、茄子、土豆、红薯、芋头、玉米、香蕉、面包、柑橘类水果和添加木糖醇(甜味剂)的饮料及甜点等。

2、睡前别吃辣咸食物

辣椒、大蒜及生洋葱等辛辣的食物,会造成某些人胃部灼热及消化不良,从而干扰睡眠。另外,高盐分食物会使人摄取太多钠离子,促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导致情绪紧绷,造成失眠。如果本来就已有高血压病史,进食高盐分食物很有可能引发高血压性头痛及中风。

3、睡前别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晚餐丰盛油腻,或进食一堆高脂肪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肝、胆和胰的工作负担,刺激神经中枢,让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也会导致失眠。最聪明的做法是,把最丰盛的一餐安排在早餐或午餐,晚餐则吃得少一点、清淡一点,比如,晚餐做一些芹菜百合,这样的晚餐能起到安眠的作用。

4、巧吃纤维过粗的蔬菜

像韭菜、蒜苗、芥菜等这些纤维过粗的蔬菜都不容易消化,即使要吃,也应该炒烂一点,且不要放太多油盐。尽量多吃水煮、清炖、清蒸食物,少吃煎炸、烧烤。另外,食物宜软不宜硬,尤其做米饭时,应尽量软一点。

若失眠较重,自我调整无效时,或者伴有慢性疲劳、焦虑、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习效率者,可选择使用中药安全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