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失眠,中国有一圣方!南宋年间流传至今,值得膜拜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9-08-05 09:15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引用!)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医方临证指南》、《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这篇文说,咱们来和您继续聊失眠。

我们祖国的传统医学,绝对不是万能的。有些病,中医治不了。这是必须承认的。但是,也有一些病症,格外怕中医。中医治它们,是非常靠谱和有效的。

这里面,就包括失眠。

下面我们要说的,是出现在我国南宋时期的一张著名医方。它对于失眠的治疗功绩,可谓闪耀古今,足为当下国人膜拜。

这就是归脾汤的配伍。方见——

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各18克,人参、木香各9克,甘草6克,当归3克,远志3克。现代用法,就是加入生姜和大枣,水煎服。

这张医方,最初见于南宋年间的《济生方》。当时,此方是没有当归和远志的。但是后来,《内科摘要》里面加入了这两味药,沿用至今。实践证明。加入的这两味药,提高了疗效,于是也就被世人所接受了。

此方到底有什么奥秘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想一件事:失眠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因为上火。

在咱们很多人眼里,失眠就是上火的结果。因为工作、家庭琐事而连续几天夜不能寐,记得心情烦躁、满嘴大泡,这就不是上火所致嘛。同时,祖国传统医学所说的“心火亢盛”、“心肾不交”等失眠病因病机,无不和“上火”有紧密关系。

但是,您记住,尽管如此,中医眼中的失眠原因,不完全都是上火。还有很多人,属于虚证。哪怕是有类似上火的现象(如发热、盗汗等),也是虚证的表现。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由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

这是怎样的一种失眠呢?我们把症候说一下,您可以对照自己。

1,失眠,或入睡难,或早醒,或多梦易惊,常年如此,几乎无法改善。

2,健忘,记忆力减退明显。

3,心悸心慌,心中感觉心跳乏力。

4,偶尔感觉身体有热感,晚上睡觉可能盗汗,白天也比较容易出汗。

5,身体倦怠乏力,四肢不爱动,没力气。

6,不爱吃饭,面色不太好,舌淡苔薄白。

7,如果是女性,可能月经量比较大,有的时候淋漓不尽,甚至出现崩漏。

好了。以上这些,您可以对照一下。如果符合其中的大部分症候,就要考虑是不是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

我们知道,心藏神,主血。心血不足,则心神不安。脾藏意,主气。脾气亏虚,则脾意难持。两相叠加,则必然失眠。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所以在失眠的同时,有健忘、记忆力减退、易惊的表现。心血不足,心气亦随之不足,于是就心悸、心慌、不安,常感心跳乏力。脾气亏虚,则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气血不足,无以濡养头面,所以我们面色就不太好看。脾主统血。脾气亏虚,血失所统,故而女性月经淋漓不尽、量大。至于说舌淡苔白,脉象细弱,也都是气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典型表现。

这里面,最值得警惕的,就是盗汗、发热的现象。心脾两虚的人有这样的现象,往往误以为上火。事实并非如此。心脾两虚,就阴血不足。阴血不足,则阴不敛阳。虚阳浮越,于是导致我们发热。虚热迫津而出,所以盗汗。所以,发热和盗汗,完全可以是虚证的表现,绝非我们想象的,一定是上火所致。

这样的一种失眠,在当下是比较多件的。患者,有的是女性,有的是脑力劳动者。女性一生都在失血,故而容易心脾两虚。过度思虑者,日夜耗伤心脾,也会导致心脾两虚。当然,还有一部分患者,属于脾胃不佳。脾胃不好,气血生化不足,日久心血不足。这也会最终导致心脾两虚的局面。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前面提到的归脾汤配伍,就是很好的办法。为了您看着方便,再把配伍说一下: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

这里面,黄芪和龙眼肉是君药。前者补脾气,后者补心血。人参和白术,配合黄芪,重点健脾。当归和酸枣仁,配合龙眼肉,重点养心血。茯神和远志,主要是宁神的,让我们心功能更好一些。生姜大枣固护脾胃,令气血生化有源。最后,木香来行气,防止这么多滋补中药阻遏了我们的脾胃气机。

总之,这张方的调治要点,就在于心悸失眠、体倦乏力、舌淡脉细弱,女性则崩漏。现代中医临床,常常用它来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心痛、更年期综合征、盗汗、便血、崩漏、带下、神经衰弱、功能性子宫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等。用途是十分广泛的。

末了,还是要嘱咐一句。我们这篇科普文说,旨在让您懂得经典方剂的配伍精妙和药用价值。于实际应用中,这些医方还有很多变化。我们普通人,不要随便用,而是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这才是正道。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