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多梦?是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导致!中医教你如何调理失眠

文 / 山水间的中医感悟
2019-05-15 13:13

当今社会节奏日趋加速,伴随的生活压力便会增大。上述因素直接诱导人总是思虑过多,心事重重,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失眠。而失眠多梦与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失眠患者更是忧心忡忡。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一下中医认为的失眠问题。

失眠也称不寐,其病机为:阳不入阴,神不守舍

1、阳不入于阴为眠 2、阳动于阴为梦 3、阳出于阴为醒

下文会给大家详细解释失眠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失眠多梦?是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导致!中医教你如何调理失眠 什么是中医认为的失眠?
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可见,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所在。

可见,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以导致不寐的发生,而这种规律被破坏的原因主要由于外邪如火、热、气、血之壅塞,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内伤情志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而致失眠,病理因素多为气、血、痰、瘀、火、郁、湿、食等,故七情所伤之失眠尤为重要。

失眠多梦?是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导致!中医教你如何调理失眠中医对睡眠学说概括

阴阳睡眠学说、卫气运行睡眠学说、神主睡眠学说。

以阴阳睡眠学说为总纲领,揭示了睡眠和觉醒的基本原理。人的情志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属心、脑神经活动的范围。且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所以心、脑、肝与睡眠关系密切。

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可见,阴阳失和是失眠多梦的关键所在。中医失眠多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均有相关药物及配方记载。中药治疗失眠多梦,较之西药的最大的优点在于,从病理上进行根治。如中药改善失眠等取得较好的疗效。
失眠多梦?是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导致!中医教你如何调理失眠中医关于失眠的辨证论治

1、从五脏论治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从精神情志论治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心肾相交论治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4、从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5、从肝脾论治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失眠多梦?是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导致!中医教你如何调理失眠失眠调理法

1、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2、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七情是常扰人失眠多梦的原因。建议常泡脚,脚掌上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是紧密相连的,热水泡脚时对脚部末梢神经的温热刺激作用,可对大脑皮质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从而加快入眠,使睡眠加深。

失眠多梦?是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导致!中医教你如何调理失眠全文总结

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以导致不寐的发生。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而致失眠,故七情所伤之失眠尤为重要。心肾不交,肝火郁结,脾胃虚弱,血不足,痰热上扰等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调理需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