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中医好还是西医好?有一种症状,你必须靠中医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重订通俗伤寒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要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感冒。
对于感冒来说,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到底哪个更好?应该说,中西医对此皆有所长。不过,有一种感冒,中医的治疗效果的确要好于西医。而这种感冒,又恰恰在初秋夏末的时候多见。这就是外感寒邪、内有湿邪。闲言少叙,先把治疗此类感冒的一张好方说给你——
苏叶9克,羌活4.5克,防风4.5克,白芷4.5克,橘红4.5克,杏仁9克,茯苓皮9克,生姜3克。这些药物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水煎服即可。
列位看官,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为近代中医学名著《重订通俗伤寒论》里的一张名方,叫做苏羌达表汤。此方由于特色鲜明,结构精巧,疗效显著,因此被各类中医学专著广泛收集,成为治疗外感寒邪,内有湿邪的一张经验好方。
说到这里,列位看官可能要问了。什么是外感寒邪,内有湿邪?答案很简单。它的主要症状就是恶寒发热、肢体骨节酸痛、身体沉重、头痛、舌苔白腻。这类人的主要病机,就是本来体内就是湿邪。忽然因故外感寒邪,外寒引动内湿,形成风寒之邪郁表于外,痰湿之邪蕴积于内的一种局面。而这种感冒,在初秋夏末的时候最为多见。因为夏季气候湿热,加上人们多喜欢冷饮,使得内中寒湿之邪容易蕴积。同时,初秋早晚发凉,而人们白天还离不开空调,所以外感寒邪也是常有的事。面对这种情况,上方的确是见效快、构思精巧的治疗策略。
此话怎讲?苏羌达表汤实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治疗感冒的独特心法,即“开鬼门、洁净府”。
鬼门者,毛孔也。净府者,膀胱也。开鬼门洁净府的意思,就是打开毛孔而散表邪,利尿排小便而化水湿。这就体现了祛风散寒、化湿解表的治疗意图。列位看官请瞧仔细——
用什么解表?先看苏叶和生姜。苏叶,又名紫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功在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药品化义》说:“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可见,苏叶解表散寒之功不容小觑。那生姜,不消说,也辛散解表的良药。两味药组合,形成解表散寒的一对搭档。
接下来,我们用羌活、防风和白芷来继续解表。不过,它们仨解表和紫苏生姜大有不同。那羌活,性味辛、苦,温,入膀胱、肾经,功在散寒,祛风,除湿。那防风,性味辛、甘,温,入膀胱、肝、脾经,功在解表祛风,胜湿,止痉。还有那白芷,性味辛,温,入胃、大肠、肺经,功在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由此可见,这三味药都有去风湿的功能,对于改变寒湿郁表的局面很有好处。至此,“开鬼门”这件事就基本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要化体内水湿。水湿蕴积于内,是导致我们头重、身重、舌苔厚腻的主要原因。怎么办?我们用橘红、杏仁和茯苓皮。列位看官,橘红和杏仁,都有宣肺化痰的功能。而茯苓皮,则有健脾利湿的功能。三味药分别从肺和脾两者入手来治疗。道理很简单——肺为储痰之器,脾胃生痰之源。三味药从化肺中痰饮和健脾利湿的角度入手,把痰湿蕴结于内的根源问题化解,从而洁净府。
所以说,治疗外感风寒而内夹湿邪的感冒,这个办法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它特别适合这个季节的人应用,能够以很快的速度来改善身体症状。
列位看官,方法介绍完了。不知道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