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多喝水感冒好得快?几代人都知道的“真理”专家竟然说不对
感冒人人会遇到,处理好了便只是一段小插曲;处理不当,则病情迁延,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误区一:发热了,穿衣加被,出出汗热就退了。
发热是感冒的一个重要症状,退热方法有多种,中医的发汗退热便是其中之一。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发汗可使风寒、风热从汗而出,其热亦随汗而解。中医发汗讲究“度”,以“微微汗出”为宜;如大汗淋漓,则易损机体正气,甚至导致虚脱症。
误区二:感冒了,消化不好,尽量清淡饮食,喝白粥吃青菜就可以了。
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消耗增加,发热出汗还会排出更多的电解质。此时如仅进食白粥、青菜,一方面蛋白质、脂肪类补充不足,抵抗力下降,无法抵御病毒,容易使病情加重或迁延。而饮食过分清淡,电解质摄入不足,特别是血钾低,人会感觉疲倦。故感冒时需补充营养,考虑此时食欲不佳,可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瘦肉粥、鱼粥等是不错的选择。
误区三:平时运动少,感冒了,赶快去运动,出一身汗。
平时缺少运动,感冒时突然增加运动量,增加体力消耗,免疫力愈发降低,加重病情。运动后大量出汗,体内的毒素排出快,可能会出现症状明显缓解的假象,实际上这会埋下不小的“隐患”:剧烈运动后24小时内机体会出现免疫抑制,病毒却格外猖狂,可能还会发展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等。故运动防病重在平时坚持,感冒时则要注意休息。
误区四:感冒喝碗姜茶就好。
生姜味辛,性微温,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等作用,在感冒治疗方面,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于治风寒感冒(怕冷、舌色淡、苔薄白者)。用其煎茶,或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但对于风热、暑湿感冒,服用姜茶则易助长热邪,引起咽喉疼痛、发热等。药食同源,其他食物、药物亦如此,各有一定的偏性,需根据体质以及每次患病时不同性质辨证施食,切勿乱投药。
误区五:大家都说感冒多喝水,拼命喝两天。
亲戚朋友感冒了,我们总是对他说:多喝点水吧。但是,近来研究发现,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多喝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相反,不少病例由于饮用了大量水分,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引起低钠、低钾血症,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昏迷。在身体没有任何脱水迹象时,不建议饮用大量水分来对抗感冒。
同时,因为消化功能下降,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更加重了胃的负担。正确做法是:在感冒发热出汗多时,比平时适量多饮用些温开水,以不致引起胃部不适为度。
以上治疗感冒的自治误区我们要慎防,那么应该怎么正确治疗感冒呢?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自然恢复。但感冒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因此感冒的用药原则是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