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比手足口病还凶猛!这些红线不能碰!

文 / 爱幼科学说
2019-08-03 02:17

5岁弟弟得病双胞胎哥哥

和7岁姐姐接连“遭殃”

进入夏季,温度升高,雨水渐多,正是病毒繁衍滋长的季节,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高发期。

在一次新闻报道中,浙江某医院儿科医生讲到:

“假期里,经常见到在家里的孩子们互相传染引起发病。门诊中,我经常遇到家长带着大宝小宝一起来看病。”

医生还列举了一个一家三个孩子都得病的案例:

7月初,5岁的小诺出现发烧,体温高达38.8℃,吃饭没有胃口。一开始,妈妈何女士以为是普通感冒发热没太在意,先给小诺吃了退烧药。

直到两天后,小诺喊喉咙疼,何女士仔细观察后发现,孩子的嘴巴里长了几个疱疹。担心得了手足口病,何女士带着小诺来到医院儿科。

经过检查后,段医生诊断小诺为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手足口病,何女士这才稍稍放下了心,开药后回家去了。两天之后,医生在门诊中又见到何女士,这一次何女士不仅是为了给小诺复查,而且带上了她的另外两个孩子,小诺的双胞胎哥哥小刚和7岁的姐姐小依。

“医生,快看看我这两个孩子是不是也得疱疹性咽峡炎了。昨天下午到今天一直发高烧、喉咙痛,我用手电筒一照就看到他们喉咙里一点一点的,看着和我家老三的一模一样了……”一进诊室,何女士就着急地说。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诊断两个孩子都是疱疹性咽峡炎。

“哎呀,老三快好了,老二和老大又得病,真不让人省心啊。”何女士无奈道。

另外医生还说到:因发热、病毒感染患儿太多,有时候一天增至400人次接诊量,儿内科医生也不得不到急诊加班增加人手。

天气热了,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正处在高发期。医院接诊的案例也比前期有增加。看着宝宝嘴里或身上长满疱疹,尤其是第一次得的,妈妈们见了真是慌死了。

听说这种病比手足口病还凶残?听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分不清?

别急!先来跟着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什么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主要侵犯1-7岁的一个小孩,尤其是五岁以下三岁以下的孩子特别多见。

发病特征一目了然

如何发现患儿有病症表现呢?某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言简意赅的十几个字概括,那就是:孩子痛,很痛,他不愿意进食,口水特别多!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有两种传播途径:一个是病从口入,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从学术上来说,符合以下3条标准可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1. 急性起病;

2. 主要症状:咽痛、发热;

3. 主要体征: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疱疹一般出现在发烧24小时以后,位于悬雍垂、咽喉壁、扁桃体及邻近软腭等处。口唇黏膜及手、足、臀等部位无皮疹。

与普通感冒及手足口病的鉴别

疱疹性咽峡炎vs普通感冒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但普通感冒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发热,体温38℃左右。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可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著名药学专家曾指出,疱疹性咽峡炎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在临床门诊中,一般每100个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个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患病了怎么办?

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单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吞咽困难者短期予静脉输液支持。

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解热镇痛药和/或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咽痛明显者可局部使用口腔喷雾剂。

密切观察:因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病原重叠,个别病例有发展成为手足口病的风险。

谨慎用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合并处理:如果合并扁桃体化脓性感染,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计数升高者可给予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如阿奇霉素或1、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5天。

出现这几种情况需及时就医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

1.持续的高热,常规退热处理效果不佳;

2.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允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

3.出现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等异常呼吸情况,出现口唇紫紺、咳嗽严重有粉红色痰等呼吸道症状;

4.出现心率增快(大于160次/分)或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等循环系统情况。

如何进行预防护理?

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控制疱疹性咽颊炎主要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做到以下7点:

1.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疫情高峰期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学校有没有小朋友高烧,嗓子疼。

2.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多刷牙勤洗手,餐具用烫水消毒。大人不要用孩子的被子,碗勺。

3.多喝凉水

对已患病的孩子可鼓励多喝凉水。凉水有镇痛的作用,逐渐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

4.清淡饮食

疾病症状表现出口腔疼痛明显,孩子大多有拒食现象。建议多吃点清淡流质食物,比如稀饭。等病情好转后可食用煮烂的面条。

5.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包括有温水擦浴、冰块冷敷等。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都应同时在足心置热水袋,可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

6.严重病症处理

进食困难时,可以去医院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采用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应根据病情医嘱选择用药。

7.24小时以后考虑去医院

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内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可以去医院接受医生的专业诊疗。

大家还可以通过一下视频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往期精选

1.

2.

3.

4.

5.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