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医生常说的感冒要多喝水,其实也有讲究 。

文 / 养生八部
2019-04-02 12:34

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冬春季高发。由于感冒的致病源80%左右是病毒,而临床上用来治疗感冒的药物对感冒病毒并没有抑制、杀灭的作用,只能缓解临床症状,所以临床医师在应用感冒药的同时,都会要求患者多喝水,说是有利于促进感冒的痊愈。

感冒为什么要多喝水?

1、多喝水有利于加快自身血液循环,增加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加速病毒毒素和代谢废物排出,稳定水及电解质平衡。

2、可以调节体温。一旦有感冒发烧症状,多喝水就能经由汗水的蒸发或小便的排泄散热,使身体温度降低。

3、一般感冒以胃肠型感冒较常见,经常会出现上吐下泻的伴随症状,这个时候多喝水有利于补足体内的水份,以防发生脱水现象,从而加重病情。

4、感冒之后,细菌和病毒会分泌毒素到血液当中,多喝水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释血液中的毒素,缓解症状。

5、感冒与病毒和细菌的繁殖传播有关,而导致人体感冒的病菌一般都“藏身”在咽喉部,一旦病菌的量达到一定浓度,就可以导致或者加重感冒,而多喝水有利于将藏身于咽喉部的病菌冲到胃里被胃酸杀死。

所以说,感冒了多喝水,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水到底应该怎么喝才算科学?喝多少才合适?

感冒应该多喝水,但也不能盲目补水,一旦补水过量或方法错误,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延误和加重病情。

首先,不要一次大量的饮水,应间断性的喝水,每次200毫升左右,小孩酌减,间隔3小时后再喝,不要接连着喝,这样既可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也不会加重肾的负担。

其次,不能一味的喝白开水。人在感冒发烧时,会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而喝大量白开水会只会使电解质浓度不断降低,为了保持钠、钾平衡,大脑会促使人体排出体内更多的水分,从而加重脱水症状。如果出现感冒发烧或上吐下泻的情况,可以适当服用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等电解质溶液来补充。

再次,要喝温水不要喝凉水。喝凉水起不到加快血液循环和散热的作用,大量喝凉水不但会刺激胃肠道、稀释胃液、影响人体消化吸收,同时还可能会诱发感冒呕吐和腹泻,加重病情。

最后,感冒也是分类型的,湿热型的感冒就不适宜多喝水。这种类型的感冒,患者体内湿气较重,如果大量饮水的话,可能会加重湿邪而导致感冒病情加重甚至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