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流感流行强度处于近3年最高水平!省厅发布最新通知!
据说现在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这样的:
好久不见的朋友在医院碰见好几回:
“你家娃儿也感冒了?”
流感流行强度处于近3年的最高水平
且呈现上升趋势
近期全国及我省流感疫情处于高发态势。根据国家流感中心监测结果,2017年进入冬季以来,我国南、北省份流感疫情均呈快速上升的态势,流感流行强度处于近3年的最高水平,且呈现上升趋势。据省疾控中心监测结果分析来看,当前流感流行强度增高的幅度仍属于不同年度流行强度的正常波动,其流行特点与全国趋向一致。
小学是聚集性疫情发生的最主要场所
0-14岁儿童是重点人群
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学生密切接触程度高,容易形成聚集性疫情。我省各级疾控部门2017年12月以来调查处置的流感聚集性疫情,绝大部分发生在各类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其中小学是聚集性疫情发生的最主要场所。
根据省疾控部门最新通报,从2018年1月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年龄分组来看,0-14岁年龄组儿童是重点人群,其流感样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31%。
对此,省教育厅提出这些要求
↓↓↓
当前中小学校正处于期末复习、考试阶段,幼儿园距离寒假也还有一段时间。随着全省气温进一步降低,室内空气更加不易流通,流感病毒更易扩散和传播。为切实维护师生健康和校园平稳,根据1月19日省政府专题会议精神,省教育厅就做好学校流感疫情防控和聚集性疫情处置工作提出要求。
要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的组织保障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复杂性,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针对性。
要切实落实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将传染病防控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梳理明确学校卫生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和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真正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学校卫生工作网络,从源头上杜绝重大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发生。
要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建设,按要求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加强对校医、保健教师及班主任的卫生工作培训,提高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水平和防控能力。
近期要针对流感疫情特点,针对性开展人员培训和演练,加强疫情防控处置物资储备,在公共场所配备充分的洗手设施,减少聚集性疫情在校园内的发生。
要严格落实日常传染病防控措施
加强晨检工作,落实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晨检工作要全员覆盖,发现有学生和老师发病的应及时引导就医治疗、在家隔离休息,不要带病上学。有流感确诊病例的班级,还要增加午检,以及时发现、报告可疑病例。
严格落实病例管理
对流感样病例,要求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24小时且晨检无异常后,方可复课。
加强通风和消毒
学校要利用学生大课间活动、体育课等时段切实加强通风工作。定期对空调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如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妥善管理好灯管开关,以免发生误照。当发生呼吸道传播疾病聚集性疫情时,在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基础上,每天进行一次终末空气消毒。
及时报送疫情信息
一周内,学校发现5例及以上有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学校要加强与辖区疾控部门的主动联系,力争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要努力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能力
学校要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流感防治知识。重点教育师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随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有病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等,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流感高发期,减少外出次数,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还应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流感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增强聚集性疫情处置能力
要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联动处置、信息报告等工作机制,加强与卫生、疾控部门的联系,依托疾控部门的专业力量,有序有效做好聚集性疫情的应对处置工作。
要提高疫情研判能力,如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该班可实施停课,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防控处置工作,遵照教育部、卫生部2009年11月修订印发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执行(教体艺〔2009〕11号)。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加强家校沟通,增强舆情引导意识和能力,确保校园平稳。
凡发生卫生安全责任事故经查未落实管理工作责任制的,依相关规定实行问责追究。
为了大家能健康度过流感高发期,浙江省疾控中心特地给出了学校防控建议,并致家长一封信~看这里就知道↓↓↓
这波流感有点猛,
希望小伙伴们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