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间要因人而异,天天锻炼未必是好事

文 / 医依不舍
2017-08-04 16:00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运动要根据季节、时间的不同而因时制宜。因此,运动的时间选择也很重要,并且一定要因人而异。有些人锻炼身体很有毅力,不论什么天气,从不间断。有毅力是好事,但天天进行大量运动也未必正确。

1.运动养生的时间要求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深夜的l时到4时,是人体大部分器官放慢或停止工作的时候,是机体可以充分休整的时间,肌肉完全放松,血压、脑部供血量、脉搏会慢慢减少。清晨5时到7时,肌体开始渐渐苏醒,这时候起床后人的精神饱满,尤其是7时的时候,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进入高潮,免疫功能加强,很适合运动。上午8时到12时,是神经最兴奋的时候,记忆力、心脏、热情全部处于最佳状态,所以这段时间适合工作、学习或出游,不要做运动。下午l3时到16时,尤其是春天和夏天,人容易疲劳、犯困,这个时候最好休息,不要在午饭后做大运动量运动。傍晚17时到20时,体力和耐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是运动的最佳时间,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对睡眠相当有利。晚上22时左右,体温开始下降,睡意会慢慢袭来,身体的功能趋于低潮,不适合再做剧烈运动。

2.清晨运动要当心

清晨,是人体肝脏含糖量最低的时间段,而此时锻炼主要依靠脂肪分解运动的能源。如果脂肪作为能源物质源进入血流,就会导致血液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易出现低血糖及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另外,虽然说清晨的空气好,但此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较其他时间多,氧气却比其他时间少很多,加上早晨气温较白天其他时间寒冷,尤其早春、深秋和冬季,因此,晨练易使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突然受到寒冷空气刺激后,机体外周血管收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应该根据季节的转变来更改运动时间。如夏天的早晨,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运动时间可长一些,傍晚天气太热,运动时间可短一些;冬季则相反,早上可适当缩短运动时间,不足的在傍晚补齐。

3.大雾天气勿运动

在大雾天气里,污染物会和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使得污染物大部分聚集在人们经常活动的高度,变得不易扩散与沉降。更严重的是,一些有害物质与水汽结合,将会变得毒性更大,如二氧化硫变成硫酸或亚硫化物,氯气水解为氯化氢或次氯酸,氟化物水解为氟化氢。因此,雾天的污染更严重。

另外,雾是由无数微小的水珠组合而成的,这些水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如果在大雾天进行锻炼,由于呼吸量增加,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毒物质,影响氧的供给,这会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鼻炎、肺炎、气管炎、结膜炎以及其他病症。另外,晨练者在运动时,由于肌肉和骨骼的活动加剧,体内必然产热量增加,为了维持机体热平衡,需要借助排汗来散发体热。但是又由于雾天,气压高,空气湿度大,汗液不易蒸发,不利于皮肤的散热,有碍肺的气体交换,致使锻炼者感到胸闷、憋气、疲倦、周身不适、闷热感等供氧不足的症状,极易诱发伤风、感冒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危险。总而言之,雾天锻炼身体,对身体造成的损伤远比锻炼的好处大。因此,最好不要选择在雾天做室外运动。

4、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什么时候运动最好呢?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因此,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则对健康更为有利。

许多人喜欢在清晨进行锻炼,因为早晨阳光初照,空气新鲜,这时锻炼可以提高肺活量,对呼吸系统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大有好处。但是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要太大,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长时间或剧烈的运动会引起低血糖,影响锻炼效果。

下午则是强化体力的好时机。下午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强度可大一些,运动时的心率以140~150次/分为宜,运动时间在l小时左右。对身体比较强壮的人来说,每天下午至少应保证半小时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但一般不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大,心率应控制在120次/分左右。晚饭后不宜马上锻炼,最好在饭后休息半小时再活动。同时,傍晚锻炼结束与睡觉的间隔要在l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夜间的休息和转天的工作。

而不宜运动的时间段有:

进餐后:此时运动会妨碍食物的消化,时间一长会招致疾病;体弱者进餐后血压会降低,这叫作进餐后低血压;患有肝、胆疾病的人此时锻炼还会加重病情。因此,饭后最好静坐或半卧30—45分钟后再到户外活动。

饮酒后:酒中的酒精很快被消化道吸收入血液中,并进入脑、心、肝等器官,此时运动,将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与餐后运动相比,酒后运动对人体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

情绪不好:当你生气、悲伤时,不要到运动场上去发泄。人的情绪直接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心脏、心血管及其他器官。因此不良情绪会抵消运动带给身体的健康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