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忠告:错误的清淡饮食会伤害身体!健康饮食需要注意6点
“清淡饮食不就是每天只吃蔬菜、水果和主食,不吃肉类和蛋类吗?”
今天我出门的时候遇到了张大爷,他跟我说最近自己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报道。报道里提到一个老太太,她长期吃素、不吃肉,有一天这个老太太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然后被送去医院,确诊为髋关节骨折,并且发现她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说老太太之所有严重的骨质疏松,主要考虑和长期的不正确的清淡饮食有关。张大爷对医生的观点半信半疑,所以就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由于很多老年人对清淡饮食都有误解,因此容易引发一些问题。为了让大家对清淡饮食有更清楚的认识,我来分享一下清淡饮食的误区以及如何做到健康饮食!
1.清淡饮食有哪些误区?
清淡饮食=油盐不进:不少人认为清淡饮食就是尽量减少油和食盐的摄入,因此在做饭的时候,只放很少的油和盐,甚至压根就不放油和盐,殊不知这样已经走进了清淡饮食的误区。
如果每天摄入的食盐太少的话,那就会引起低钠血症,会出现全身乏力、嗜睡,甚至昏迷的症状。医生虽然建议慢性病患者每天摄入的食盐控制在6g以下,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摄入太少的食盐。
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每天应该摄入25~30g的油脂,如果每天吃的油太少,对身体也是不利的。食用油除了能够改善食物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并且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此,我们在控制油的摄入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地吃一些,千万不要吃得太少或者不吃。
清淡饮食=不吃肉类、蛋类:很多老年人认为,经常吃肉会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所以就尽量不吃肉类和蛋类,只吃素食,殊不知这样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大多数吃素的老年人的食物来源主要是米、面和豆类,长期只吃素会造成蛋白质的摄入不足。虽然豆类中含有植物蛋白,但是由于植物细胞中含有细胞壁,而且植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不高,所以人体对于植物蛋白的吸收和利用率都远远不及肉类。长期吃素,会使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贫血等问题。
另外长期吃素也会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素食中含有的纤维素是比较多的,这样的话会降低人体对胆酸的吸收,进而使得胆盐的浓度降低。与此同时,长期只吃素也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缺乏,进而引起胆囊上皮细胞的脱落。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增加了胆囊结石的风险。
清淡饮食=多喝粥:很多老年人认为粥相对来说更消化,而且也很符合清淡饮食的要求,殊不知多喝粥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般来说,粥的热量确实不高,但是需要注意,它里面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比较高的,而且升糖指数也高。
长期多喝粥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而且由于喝粥后血糖会迅速飙升,进而引起胰岛素的大量分泌,这就会使得一部分糖类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而肥胖是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的。
2.要想做到真正的清淡饮食和健康饮食,需要注意以下6点:
我们需要注意,真正的清淡饮食并不是说只吃素、不吃蔬菜和水果,而是在保证均衡营养的前提下,口味偏于清淡的饮食方式,具体的总结如下。
选择正确的烹饪方式:我们都知道,常见的烹饪方式有很多,比如油炸、油煎、红烧、焖、烤、清蒸、水煮、凉拌等。#健康科普大赛#
要想做到清淡饮食,尽量采取蒸、煮、凉拌等的烹饪方式。这种烹饪方式能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营养,而且还能保证不增加消化道的负担。
如果烹饪的方式不合理,即便是蔬菜这类很健康的食物,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淡饮食。
控制油脂的摄入:很多人平时在做饭的时候,都会放很多的油,而且还偏爱那种油腻性的食物,但是这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我们都知道,很多老年人的消化能力是下降的,他们可能吃油吃得多一点,就会感觉到腹部不适,而且不少老年人还得了慢性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应该控制油脂的摄入,每天摄入的油脂控制在25~30g。
糖
控制糖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成年人和儿童每天的糖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50g以内,最好不超过25g。估计很多人都对25g糖没有概念,其实我们平时吃饭用的勺子2勺差不多就是25g。
如果长期吃糖吃得太多,就会增加肥胖和血脂异常的风险,这显然是不利于老年人控制慢性病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尽量少吃含糖零食、少喝饮料、少吃糖果。现在很多商家为了提高食物的口感,都会在食物中添加一些糖,平时应该注意甄别,尽量少吃含糖的食物。
控制食盐的摄入: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6g以内,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吃盐吃得太少。
在控制食盐摄入的时候,也要注意隐形盐,比如薯片、薯条、五香瓜子、椒盐花生等,很多的食品其实都可能加入了一些含盐的调料。
不要吃重口味的食物:重口味的食物主要包括辛辣刺激和油腻的。吃大量的辛辣刺激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而吃得太油腻不仅仅会造成腹部不适,还会增加血脂异常、脂肪肝和肥胖的风险。
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像蔬菜、水果、豆制品、鸡蛋、瘦肉、牛奶等食物,每天都要吃一些,这样能保证营养均衡,更有利于控制好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