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调查1500名老人,研究给出答案
导语: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止,运动不停。这句话在21世纪可以说是非常响亮的一个口头禅了,从广场舞跳舞的大妈,田园街小孩的嬉戏,运动场上竞赛的运动员,以及健身房撸铁的运动人士等等,都可以看出运动的重要性。
而近段时间,微博、抖音各大媒体上纷纷爆出有广场舞的大妈与青少年在争抢篮球场。其实最主要的并不是篮球场地的争抢,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人们的健身意识大大的增强,也不得不让人赞叹,广场舞大妈,这种生生不息的活力,让人觉得可爱而又亲切。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调查1500名老人,研究给出答案
大城市和农村都一样,你如果走进社区或者走到村口,一看就会发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一群人坐在那儿下象棋,或者在那闲聊天;另一种就是拿着音响在那跳广场舞,总之,举办的各种文娱活动。但是不一样的是,可能有的人只是坐在那,而有的人就锻炼了身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哪种人活得更久一点呢?
据调查研究,研究者将1500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分在三组里边,三组老人分别做不同强度的运动。第一组老人每周做两次高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接近机械心率的90%;第二组做极限运动,每次坚持50分钟,接近极限心率70%;第三组不安排做运动,只做定期检查就行。
这种调查经过五年的追踪研究发现,这三组老人的身体机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第一组老人,无论是在心理状态还是健康状况,都远远的超过了第二组和第三组老人。而第二组老人相比第三组老人来说就相对的健康一点,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确实是运动大于静养。
那么运动多就一定会好吗?
当然这种东西不能一锤子打死,这就像喝水一样,喝水越多真的就越好吗?在有一项关于细胞代谢的研究中显示,在短期内正常的运动对体内生成线粒体有非常大的好处。而过度的运动会使得线粒体抑制不再生长,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代谢的场所,如果线粒体不再生长,就无法获取能量,身体的免疫力会降低,而且胰岛素抵抗,这是糖尿病发生危险的重要因素。
此外,如果过度运动的话,身体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还会损伤到自己的肾脏。曾经也有过此先例,著名的男明星高以翔,因为长时间的拍戏运动而发生了猝死,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同时在训练的时候,有的运动员过度运动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普通人的两倍,也大大的会增加死亡率。
到底运动多久合适呢?如何判断是否过度运动?
如何判断过度运动是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的,有的人的身体素质就会大于普通人,这样他在运动时就会适当地增加一些运动量,增加运动的时长,增加运动的重量。一般上一周运动3到4次最好,一次运动时间为半个小时到40分钟,多做有氧运动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帮助。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会改善很多。
结语:总而言之,运动比不动的好处要多。但是运动的量和运动的性质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定夺,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别人的步伐,别人做什么运动你就做什么,一定要适度把握。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大家动起来吧!
-The End-
作者 | 小杜
编辑| 小杜
独立自媒体人| 做思想有锋芒的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