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经脉与医道,大部分心脏有问题的人,走路时手臂不甩动了
◆◆ ◆◆◆
古代的小儿科,为婴孩诊病,不是摸脉,只是拿指头来看,从指头手心的颜色就可以判断病情。又譬如刮痧,也是一个专学,很多病拿块石头刮一刮,或者是在皮肤上放一点血,病马上好了。有一位朋友患血压高,他就自己放血,方法是拿个针在头顶百会穴,咚!一下,只有一点点血出来,人就舒服了,血压马上下降了。这个话我只是讲给大家听,你们千万不要去试。这个朋友不懂医,是自己乱搞碰巧成功了。后来我告诉他不如在脚部放血,在头顶上放血毕竟危险。
当年乡下这些所谓放血,有一种民间古老的“挑”法, 叫做“挑羊毛疔”。我现在很后悔,当时不肯学,认为这些是迷信,真可惜!有些老太太不一定识字,看她在病人背脊骨一块一块地摸,哦!在这里!随便拿针这里一挑,只是挑破一点点,一抽就有一根白白的毛,抽出来病人就舒服了。这个东西有些地方叫做发“羊毛痧”,也有些生疮的叫“羊毛疔”,一挑就好了。看起来好像很土很俗气很古怪,实际上是人类文化几千年的经验累积的结晶,原理不需要知道了,也不懂,但是它实用。
在十二经脉以外,有奇经八脉。这个“奇”,不是奇怪的意思,这是《易经》的一个名称,双数为偶数,单数为奇数。奇经八脉就是单数,不属于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六阴六阳相对的。所以讲针灸的道理,“病在上者,其治在下”, 治疗的时候不一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在左者,其治在右”,同样的道理,“病在下者,其治在上;病在右者,其治在左”。什么理由呢?因为人体的神经以背脊骨为中心点, 是左右交叉的。人体的神经为什么这么古怪?因为人体有骨节,我们手要扭动,所以经脉会这样转弯。
这个道理在《易经》上有一句话,“曲成万物而不遗”。老子发挥这个道理,说了一句名言——“曲则全”。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神经左右交叉,不只左右交叉,还上下交互,同画卦一样。因此中医才讲“病在上者,其治在下;病在下者,其治在上”。为什么老年人两腿没有力气, 走不动了?光医腿还是成问题,他的腑脏不健康了,荷尔蒙分布不平均了,或者是自律神经,或者是某一部分系统有了问题。光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通的。所以中医原理同道家、《易经》、老庄、修道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要熟读《黄帝内经》,其中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再要了解 《难经》,“难”就是问难,一个一个问题提出来,提了“九九八十一难”,讨论最难治疗的病在什么地方,都是医理学的问题,所以《难经》读了不一定能医病。
这些都同奇经八脉有关系。所谓奇经八脉,指独立于十二经脉以外的一个系统。普通所讲督脉都认为是背脊骨一直上来,从尾椎骨开始,一路上来到后脑这个地方。其实不止上到头顶,也从后面颈部转到脑内。所以上次提到过,同善社演变到现在的一贯道点窍,乃至很多的旁门左道守窍等等,它的基本理由是督脉的顶点在眉间这里。实际上是不是如此,在医学上还是个问题。离开医学,光讲气脉之学也是问题。所谓任脉就是从小腹开始,下来到男女的生殖部分会阴,一路上来则到咽喉。还有中间环腰的这个叫带脉,女性要特别注重的是带脉。
这里有好几位同学要想考中医,我是很反对的,因为照现在的考试方法,你们都行,都很高明;但是照我的标准,你连《黄帝内经》都读不通,也解释不了,然后去考医,那是不应该的。所以有一两位同学考试通过,听我的话不敢给人看病,宁可开药店算了。因为有几次看病开药,病人吃了以后没有好,处方拿来我看,他方子开的都对,不过我说不能那么用的,因为有年龄、性别的不同,你不晓得活用。
我说带脉对女性重要,大家听起来以为是笑话,学医的修道的都要注意,因为女性的生命能在上身。刚才讲的阴阳相反,旧时母亲和祖母她们那个长头发,要坐在梳妆台梳个把钟头再盘起来,上肢并不觉得累。可是你叫男性学女性两手伸直拿报纸,半个钟头不准掉下来,他绝对受不了;女性就没有关系,受得住。
男性的生命能在下半身,你叫他立正站一两个钟头站得住,你叫女性立正站一个钟头,那要她的命!女性站不住的。所以你看男人走路,是膝盖头在动的走。年纪大的男人,膝盖头不大弯得动,走路就不是那么灵便了。女性走路是臀部摇动走的,这是两性的不同。所以中医望、闻、问、 切,病人一进来已经看出来了,这是知识。我有时走在朋友后面,看到这人走路两个手不甩动,我会说注意哦!心脏可能有问题,去检查检查吧。因为大部分心脏有问题的人,手臂就不动了,你们走路感觉一下,两手是不是平均甩动。
——南怀瑾先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