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头条.养生
最新
养生
中医
营养
女性
慢性病
儿童
心理
健身
防癌
男性
常见病
网络养生文章的真伪如何区分?学会看这3点,一眼就可鉴别!早知早好
文 / 灵素阁
2021-03-09 10:05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相信大家都记得,贾玲表演了一个关于身体健康的小品,这一下引起很多观众的讨论,在小品的最后贾玲奉劝大家“多锻炼多体检,少看网上的养生文章。”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我们爸妈的微信里面也有很多科普的文章,有一些文章会强调一种很专业的观点,但是在文章的最后去宣传某种药品,或者是某种医疗器械。这种伪科普的文章在网上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了,并且有很多老年人都已经被骗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鉴别文章的真伪呢?其实,这一些并没有给人们传达健康知识的科普文章,往往带有以下这3种特点,一眼就能看出真伪!
1.作者根本没有健康资质
其实,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章的来源,以及文章作者的身份来判断这篇文章是否可靠,如果是一些没有健康资质的作者,或者是一些机构所写出来的文章,那么这很有可能是一些伪科普文章,其实想要看出真伪很简单,因为作者并不是专业的,他们本身所认同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并且文章所写的一些内容不符合医学健康的规律,如果过度相信这样的文章,那么会导致我们财产的损失以及耽误疾病的治疗时间,甚至会威胁读者的健康。
2.夸大研究数据
在现在的市面上有很多科普文章,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力,那么他们会采取一些夸大的修辞来修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食物,比如说,大蒜防癌、醋泡食物可以软化血管、黄瓜贴脸可以护肤等等。这些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材,以及这些疗效都有夸大的作用。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大蒜并不能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因为大蒜想要达到杀死癌细胞的效果,是需要非常多的量的,我们生活中所达到的这个量并不能有这样的作用。并且在某些科普的文章中,他们所给出的数据有一定的造假,甚至会添油加醋,宣传一些虚假的信息。
3.修改国外的一些科学文献
很多这种伪科普文章会引用一些外国的数据以及外国的文献,但是他们不会标明出处,有可能在翻译的时候会把原文的意思有所扭曲,甚至会把国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套在他们自己所要售卖的这种产品上,比如纳米技术等等。总的来说,网上的健康文章是有非常多的,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里面的信息就一定是正确的。有很多人,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而传播一些伪科学的文章,我们需要自己来鉴别这些文章的真假才可以做到防止这种文章的传播,不让一些中老年人受到这类文章的危害。并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网络文章,不能代替正规的治疗办法,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我们还是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本文由灵
素阁(lingsuge999)原创出
品,公众号及其他媒体转载请务必获取授权】
推荐阅读:
别小看它,平时我们都把它扔了,原来它才是鱼身上最值钱的东西!
文 / 吃吧不会胖的
前列腺“硬如石块”,医生:“传统手艺”天天做,再年轻也扛不住
文 / 娃娃说两性
十二星座决定分手的瞬间,天秤座最怕爱人忽冷忽热
文 / 你的月亮我的星
2022年初中起点3+3中医医学大专班招生
文 / 童珍教育
老人带娃“害”人又“害”己,终于把自己熬成了焦虑症,不能小视
文 / 曾勇活经验|育儿愈己
你离颈椎病的康复只差一步,做到这几点的人95%都永久远离了它!
文 / 爱搞笑的小抒
《我不是药神》│慢粒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文 / 宝安疾控
从妊娠到哺乳,风湿病患者如何安全用药?
文 / 健康最先锋
牙龈出血是证明口腔出现了问题?
文 / 好易康生物溶菌酶牙膏
乐视手机投诉问题多 售后服务患习惯性拖延症
文 / 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