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茶喝多了对身体无益,对肠胃有害,你知道哪些茶不能多喝吗?

文 / 两性生殖健康汇
2021-02-14 18:53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少养生达人都爱喝茶,茶能消食解腻、利尿、明目,好处真不少。身边有许多爱喝茶的人,特别是一些看似白发苍苍,身体却硬朗的老者,他们的共同爱好就是喝茶,有的可以说是喝了一辈子茶。虽然他们对茶有些研究,深谙茶之道,但对于茶叶的注意事项,还是有几点想要提一下,喝茶虽然健康,但还是要适量,要对应自己的体质,这样喝才会健康。有些茶口感不错,喝多了不仅对身体无益,可能对肠胃有害,你知道哪些茶不能多喝吗?

决明子

可缓解上火和便秘等症状,还能降血脂,可以泡药茶。由于决明子性寒凉,服用过多会损伤正气,伤害脾胃功能,长期用会引起腹泻,平时肠胃不好的人应慎用。

菊花茶

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虽然菊花茶可以清热解毒,用菊花泡茶,不宜长期连续饮用,一般一周1-2次为宜。尤其是体虚、脾虚、胃寒及腹泄者尽量少喝!多喝会引起胃及身体不适。

冷茶、烫茶

茶汤太凉不宜喝,容易伤胃,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对身体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而烫茶其实就和不能吃过烫的食物一样,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肠胃的刺激较强,易出现溃疡、炎症等症状。茶汤最佳的品饮温度应该是50℃左右。

绿茶

绿茶具有较好的清热利尿的作用,有助于人体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对于身体湿热者效果最好。但是绿茶也是诸多茶类中寒性最强的,对于胃寒者最不适宜。特别对于北方地区气温干燥,人体湿热者较少出现,所以,北方茶友多喝绿茶会出现较多的胃部不适应的情况。龙井、碧螺春、毛尖等都是绿茶,胃疼的人常喝这些茶会引起胃部的不适。

黄茶

黄茶与绿茶的加工方法比较相似,只是在加工过程中加了一道闪黄的程序,使茶叶出现“黄叶黄汤”的情况,属于凉性茶对胃部产生影响较大,市场上主要黄茶品种是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一般产量较少,主要在本地市场销售,所以很难见到的。

可以缓解风热感冒导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常用来泡药茶。但长期喝胖大海茶会出现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突然失音和脾虚的老年人更应慎用。

浓 茶

什么是浓茶?通俗的讲,就是投茶量大,冲泡时间过长,味道又苦又涩的茶。画面是不是很熟悉,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都是这样的泡法。相比淡茶,浓茶所含的咖啡因、茶碱过量,不仅刺激肠胃,还容易使人兴奋,造成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如果实在想喝,不妨减少投茶量,比如500毫升的水杯,一两克足矣。

白茶

最些年由于白茶的药用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通常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白茶的主要品种是寿眉、白牡丹,福鼎白茶等,一般而言白茶属于凉性,不宜多喝,但存放时间较长的老白茶,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得到了一定的氧化发酵,相对而言凉性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以适当饮用。

变质茶

茶叶具有吸湿性,若存储不当,很容易发生霉变,有的人出于节约,将没有霉变的部分留下,甚至晒一晒就继续泡着喝。然而,变质的茶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可能会造成腹痛、腹泻、头晕等现象,是绝对不可以饮用的。另外,就算是好的茶叶若茶汤放置太久,也会因微生物繁殖而变质,也是不宜饮用的。

甘草

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改善心慌气短等症状,但饮用的量和时间必须根据病情轻重调整。由于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服用过多时会引起血压升高,导致水肿和低血钾。

普洱茶是业界公认对人体益处最多的茶类,根据是否经过人工发酵可以分为普洱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熟茶由于渥堆发酵加工,其茶性已经得到缓和并且属于热性茶,所以对于胃寒者较好。但生茶由于茶性较强,对胃会有一些影响,因此有胃病的茶友可适当少喝。

此外,干花泡茶也不是绝对安全,如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会出现胃部不适、肠鸣、大便稀等症状。老人最好不要将干花、中草药当补品饮用,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