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41岁医生去世!为什么近年越来越多医生猝死?原因值得深思

文 / 39健康网
2021-01-24 19:01

近日,又发生了一起医生猝死事件。

1月17日晚,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医生莫湘琼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1岁。

莫湘琼从事胃肠外科工作已经有十八年了,莫医生不仅工作能力强,在医学科普工作上也有突出贡献。

图源:医脉通

这样的悲剧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连续剧,仅在过去的一个月,见于公开报道的40岁左右猝死的青年医生就有两位:

2020年12月8日,河南汝阳县中医院急诊科41岁的医生李晓宁连夜结束手术后猝死在家中。

2020年12月31日,安徽省立医院国际医疗部40岁的副主任医师章琦在上班途中猝死。

一、为什么近年来医生猝死高发?

首先,医生这个行业确实是一个高压力行业。

面对着医院的同行竞争,各种职称上升空间和机会是有限的,谁的工作能力强,谁的学术研究贡献大,谁就有可能评上这些职称。另一方面,国内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双重压力之下,医生们怎能放松?

其次,医生的工作节奏是非常快的。上班给患者看病,做手术,下班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学术研究。一边输入,一边输出。常年如一日,如此努力才有可能比普通人高那么一点点的收入。

还有一点也容易被忽视:医生和护士这类医护人员都是需要熬夜的,只有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才不需要值夜班。

随着今年疫情不断变化,医生的工作量及工作时长几乎都是超负荷的,这样的情况下,医生几乎被当成了“战斗机”。

其实除了医护人员,社会上还有许多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最近常说的“996”,说的就是这种普遍的“时代病”,很多行业都出现猝死的情况。

既然无法避免,那就马上重视起来吧。

二、猝死一般有哪些症状?

猝死也是有一些前兆的,下面来介绍一下。

1:经常感觉无缘无故疲劳

就算没有做什么运动,而且睡眠时间也还好,可是却容易疲劳,甚至半夜容易惊醒,经常感觉很焦虑,其实这可能是心肌出了问题。而心肌病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因素。

2:容易感觉胸闷

有些冠心病患者在运动之后会容易胸闷,休息一下会觉得有所缓解,但最近一段时间明显感觉胸闷加重,这可能是心血管出了问题,要小心血管斑块,这种斑块一旦破裂最容易引起心梗。

3:经常容易晕倒

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若是心跳变慢甚至有骤停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这表明脑部供应不足,一旦再次晕倒若是能醒过来那还好,若是无法及时恢复那就会猝死。因此如若有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倒,一定要及时检查一下。

猝死是非常危险的,频繁心慌,时常眼前发黑,双侧或者单侧肢体有麻木的感觉,那就是心脏不给力了,及时检查才能预防心脏疾病,从而减少猝死的概率。

各个行业都出现“时代病”,猝死的案例比比皆是,预防刻不容缓。

三、预防猝死,切记劳逸结合

1:健康的饮食习惯很有必要,选择鱼、蛋类、坚果、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多吃简单的烹饪食物,少吃加工的食物,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类的食物及酒精类饮品。

2:合理管理自己的压力,工作压力越大,不见得工作效率越高,适当缓解自己的压力,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活和工作,多和朋友出去运动。找人聊天、多散步、多听音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预防猝死。

3: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吸烟对血管健康及心脏都有很大的伤害,而且容易刺激皮肤,爱美的你一定要重视。

4:合理的运动习惯能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就算是体力劳动者也需要适当的做一些针对性的运动,但建议循序渐进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运动。而长期久坐的人更要勤快点,久坐容易胖也会带来不少的亚健康问题。

5:关于熬夜,若真的无法避免熬夜,那最好提前吃点东西,若是条件允许,先睡一个半小时再熬夜,因为睡眠是有周期的,按一个半小时的周期来睡觉效率更高。

猝死是非常危险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作为社会中的“996”青年更要提高预防意识,平时学习点简单的心肺复苏术也很有必要,或许还能救人一命。

参考资料:

医生过劳猝死事件频发该怎么“治”?[J].齐鲁周刊,2018

俞梦越.猝死的六个前兆要留意[J].百姓生活,20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