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千古名方,8味大将,调元气、养阳气,治一身麻木,四肢倦怠

文 / 健康学问一点通杨杨
2021-01-05 20:10

麻木一症,麻,似肌肤有蚂蚁在爬。木,皮肉如木头般不知动。

轻者仅有指(趾)端麻木,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四肢,甚至全身。有的常于夜间睡眠(阳气不足时)发作,以至麻醒。有的是早晨起床后手指麻木不适僵硬(阳气还没周流到肢节末端),活动后方可缓解。

麻木症状在受到寒冷刺激(阴寒)或劳累后往往加重,常伴有神疲乏力、手脚畏寒四肢倦怠等表现。麻木不一定是四肢同时出现,而大都是分散出现的。

“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阳气痹阻,外不达四肢肌表,内不荣脏腑经络,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百病丛生。

阳气与阴气相对,二者组成了人体最根本的气机:元气。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经由三焦,随气血津液流布周身,若元气虚弱,气血津液输布乏力,便不能产生足够的阳气供周身运转。故根源还需调元气。

明代医家孙文胤所作《丹台玉案》

人参调元汤,大力调元气,养阳气,治一身麻木,四肢倦怠。组成:人参2钱,沙参2钱,黄耆2钱,甘草5分,肉苁蓉1钱,白芍1钱,川芎1钱,北五味27粒。

八员大将各就各位,组成一个个调养元气的小分队,有序有节完成任务。

调养元气第一步:补气。

治一身麻木之症,最好请动补气扶正双王:人参、黄芪。

人参大补元气,兼能养阴,生津止渴,药力主要向内走,固五脏之气。黄芪益气升阳固表,药力向上和向外走。

两者同用,不仅升清,更各以所长补其所短,内外气同补,阴阳兼顾,让人体似得了一件安内攘外的金钟罩。

调养元气第二步:养血

肝能生血养血。川芎搜肝气,补肝血,可令血行风自灭,防因风夹湿而引起痹阻麻木,血脉不通。

白芍酸收,敛肝之液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同时与川芎共同行气调血,并因肝主筋而温养经脉,减轻麻木症状。

调养元气第三步:生津液

津液就像自然界的雨露,升降循环,滋润着五脏六腑。

人参大补元气,入肺生津,入脾生涎,入心敛汗,由此生津止渴。

沙参,沙地中形如人参的金贵药。味甘能补养,微苦能化痰,微寒能清热。由此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与人参共同滋生津液,护生元气。

白芍酸入肝,滋阴敛汗。苦燥脾,入脾生涎。保住津液不流失。

五味子入五脏,性味酸温,与白芍一样有收敛之功,能入肺生津,入心敛汗,并因能入肾固精养髓,可保固元气而令津液精血无遗泄。

一些消渴方就常采用白芍配五味子,可令生津止渴之效倍增。

调养元气第四步:化生元气。从源头上保证元气的供给。

前面说了,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五味子不仅酸敛生津,更可固精养髓,令骨骼强壮,肌肉得健。

肉苁蓉,为滋肾补精血之要药,补而不峻不伤身。甘能除热补中,咸能滋肾,温能益精血,暖腰膝,健骨肉,让全身肌肉从从容容不麻木。

最后要说到国老甘草,通行于多经,为诸位大将互通信息,让它们拧成一股绳,将药效发挥到最佳。

八员大将,分工合作,调养元气。且因人参甘,微苦平,黄芪甘温,白芍苦酸凉,五味子酸温,肉苁蓉甘咸温,沙参甘微苦凉,川芎辛温,甘草甘平,

共同辛行酸收,既活血又生津固精养血,并甘温养阳,酸甘养阴,就像太阳和月亮的存在。并因以养阳为多,如太阳之光温煦周身,令人阳气十足,推动津液气血良好运转,从而治一身麻木,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