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年人,坚持四大“膳食原则”增强体质,远离慢性病

文 / 大健康咨询管理
2020-12-06 09:02

人进入老年后,身体的生理状况、各器官的功能等各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营养是抗衰老最重要的因素。老年阶段如果注意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摄入低能、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钙、铁、硒等营养素,对抗衰老、保证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

充足均衡的营养不仅能让你健康、少生病,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能让你每天精力充沛、所以可以说,你吃的食物可以决定你晚年的生活质量。

慢性病的预防和调理完全可以从日常的饮食下手,因为大多数慢性病都是由饮食不当和营养不良引起的。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被称为"富贵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流行起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慢性病的流行呈现出相似的特点。生活水平提高后,饥饿的人就会吃喝,饮食失控,导致各种慢性病。

1、 勤补水

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必要物质。但如果你想说明水的生理功能,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医学专家说,水可以止渴、镇静、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和输送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水有助阳气、疏通经络的作用。

水是人体所有代谢反应的介质。人体组织是一个有水的环境。人体内所有的代谢活动都是在有水的环境中进行的。没有水,所有的新陈代谢活动都无法进行。

同时,水也是营养物质和废物排放的载体。人体吸收的各种营养素必须先溶解在水中,然后才能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组织和细胞中。同时,组织和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也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输送到排泄器官(如肺、肾、皮肤等)。如果进水不足,有害物质就不能顺利排出。此外,水可以调节体温和润滑。

2、 想长寿就要合理膳食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饮食意识和均衡的饮食方法,许多与饮食有关的现代文明疾病都集中在中老年人身上。因此,中老年人的合理饮食往往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大多不是在短时间内引起的,而是在壮年或更早的时候就萌生了。中年以后,身体开始衰老和退化。此外,机体活动性逐渐降低,代谢率降低,各脏器的生理功能,特别是胃肠功能和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减弱。因此,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和质量都容易受到高血压病的影响。中年以后这些疾病的出现,往往与年轻人对饮食和营养的无知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健康地生活,活到100年,就必须有合理的饮食。

合理饮食要注意的十个字是: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

"二":全天摄入碳水化合物250-400克,相当于主食300-400克。

"三":三份高蛋白。瘦肉50克,鸡蛋1个,豆腐100克,鱼虾100克,鸡鸭150克,大豆25克。每日膳食可任意选择3份。

"四":一周吃四次粗粮。

"五":每天吃500克蔬菜和水果。

"红":每天1个西红柿,喝少量红酒

"黄":胡萝卜、西瓜、红薯、玉米、南瓜、红辣椒,即红黄色蔬菜,这种蔬菜维生素a含量较高。

"绿":在饮料中,绿茶是最好选择的。

"白":燕麦片

"黑":黑木耳。

3、"五低"的饮食原则

五低意味着低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刺激性。食盐量控制在5克左右,脂肪摄入总量不超过膳食总热量的15%-30%,对预防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和一些癌症,特别是有肥胖症状的人,有重要意义;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不应超过300克。

4、7分饱

很多营养学专家都在提倡7分饱这件事 ,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朋友 ,吃过多的食物会给消化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人到中年以后,消化能力会逐渐下降,如果日常饮食没有节制,就会使胃肠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身体机能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