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什么时候喝水比较好?记住4个时间点,帮你轻松稳定血糖
近些年以来,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当中,不少的老年人都会患上这种疾病问题;糖尿病其中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就是喝水较多,排尿量增加。而多尿的情况也会给不少朋友带来一定的困扰,甚至还会影响到生活,所以为了减少小便的情况,不少糖尿病患者都会选择少喝水。然而这种做法对身体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身体只有保持足够的水分,才能够帮助稀释体内的血液,促进体内的血液流动,能够起到很不错的作用。那么,糖尿病人什么时候喝水好?抓住这4个时间点,稳定住血糖很容易搞定!
■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呢?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糖尿病患者在体内肾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所需要摄入的饮水量和正常人是一样的。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男性,身体每天所需要的水分是3000ml左右,而女性则是2700ml左右,这并非是单纯指我们所喝的水,因为一些食物当中也是含有水分的,所以我们在排除正常饮食中的水分以后,每天需要满足摄入大约1500ml的水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若是有心脏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问题,身体出现浮肿情况,那么这些情况下就需要控制饮水量了,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有计划的喝水。
■糖尿病人什么时候喝水好?抓住这4个时间点:
●起床后:
日常生活中,身体在经过了一晚上的睡眠以后,身体当中的一些水分会被排出去;而在早上醒来以后喝一杯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身体补充水分,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把体内的毒素和垃圾排出去,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
●吃饭前: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有着严格的控制要求,避免脂肪过多和食物热量过多,从而避免导致糖尿病情况有所加重。每次吃饭前记得喝杯水,这样做能够提高身体的饱腹感,从而在吃饭的时候能够控制好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脂肪。
●午睡后:
日常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午睡以后,很容易会出现血液粘稠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不妨适当喝一杯水,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稀释体内的血液,避免血液变得粘稠,从而让血液流动速度变慢,避免引起一些心脑血管疾病问题。
●晚上睡觉前:
日常生活中,夜里睡觉之前喝杯水,可以帮助身体补充一定的水分;同时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糖尿病患者因为身体缺水而引起血糖波动的情况。
■喜欢喝水是不是糖尿病的信号?
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口干多饮,喝水量会有所增加,身体排尿的次数会有所增加。在睡觉时,若是因为口渴而起来喝水,那么可能是病情有所加重了。通常来说,一个普通人每年的排尿量大约在1-1.5公升;而糖尿病患者因为小便次数较多,可能会一天内达到2-4公升,我们从这方面就能够看出来是否有糖尿病。并且患者所排出来的尿液当中有着较多的葡萄糖,会散发出酸甜的气味,并且还会有较多的泡沫,还会吸引虫子的到来,若是出现这些情况,还请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结语:日常生活中,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多喝水对身体而言是十分有益的,不要当口干了才去喝水;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感知能力会有所变弱,一旦当感到口干,那么身体就已经处于极度的缺水状态,对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需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这样才能够避免体内的血糖出现波动。若是出现了出汗的情况,那么就更需要多喝水,避免身体流失过多水分;特别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若平时没有及时喝水,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会有所升高,身体就会出现食欲下降、浑身无力、晕倒、休克等风险。所以平时多喝水,喝足够的水对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