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第一份心血管养护攻略:做好3件事 让你整个冬天“暖暖”的

文 / 一点健康
2020-11-06 09:01

冬季气温严寒,是四个季节中最“危险”的一个季节,有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在冬季的发作概率要远高于其他季节,建议一定要做好保暖和防御。

都说秋冬宜滋补,立冬日,正是万物收藏时。大自然进入了缓慢运转的状态,万生万物趋于休止,都在积聚能量、储藏养分。

血管也是如此,适合在冬季养生蓄锐,修复生长。

但是关于冬季血管的养护,有几个误区大家一定要避免:

误区一:六点出门晨练

晨练是好事,夏季秋季早早地起床,出门运动,但是冬季早上六点钟天空还没亮,雾气也比较重,这个时候是不建议出门运动的,低温、空腹加上空气质量比较差,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可以在冬季适当把晨练的时间往后推半个小时左右,运动效果会更好。

误区二:运动穿衣单薄

很多人为了运动轻便,穿着会比较单薄,想着运动一会身体就会变热了,对于身体健康、经常运动的人来说,可能并不碍事,顶多会有个轻微风寒。

但是对于40岁之后的人群,尤其是不经常运动的人群,在冬季刚开始运动时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不要穿得太薄,也不要一出汗就脱外套,避免血管出现激烈收缩,损害身体。

误区三:“轻伤”不下火线

运动过程中如果感觉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不要想着“挺”过去,正确的做法是停止锻炼,缓解身体的不适。

运动前做到先热身,尽量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尽量选择像是太极拳、散步、空竹等较为舒缓的运动,即达到了健身的目的,还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有“二怕”,赶紧拒绝

怕受冷

冬季气温骤降,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是关节、背部和头部这些重要位置。

血管是有自我调控功能的,通过收缩和扩张调节血压,当身体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时,血管会出现收缩,血压随之升高,这种情况下血管是比较“脆”的,不建议心血管患者冬季长时间处于室外。

2.怕刺激

怕饮食刺激,也怕情绪刺激。

高钠饮食和激烈情绪是心血管急症的“两大诱因”,尤其是在疾病高发的冬季,更要注意对情绪的控制。

一般心血管病史超过8年,血管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可能血管会出现硬化,或者是小的血栓,这个时候如果有外界的刺激,很大可能会诱发急症出现。

冬季养生做到这3件事,让你整个冬天“暖暖”的

常喝水,疏血管

干燥寒冷是冬季的特色,尽管大多数情况下都待在室内,但是空调暖气的烘烤,会造成水分的大量流失,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水分的补给。

温热的水能稀释血液,帮助软化血管,还能减少血液杂质沉积,可以在喝水时加入一些滋养血管的小植物--金菊源,效果会更好,其中含有很丰富的菊甙、硒元素、胆碱、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对血管的养护很有帮助。

有研究证实:

硒元素:增强细胞抵抗力,帮助修复受损血管组织,被誉为“心脏守护神”。

氨基酸:调节血液的胆固醇浓度,抑制血管的粥样硬化,稳定血管健康状态。

水苏碱:能帮助清除血管杂质,缓解血管舒张,减少心肌血管坏死量,有益健康。

每天晨起后,可以喝上一杯温水,帮助排出一晚上积攒的代谢垃圾,养血护血,提升血管弹性。

2.多补充,养血管

养护血管除了要注意饮水,还要注意食材的选择,最好是每天能够吃一碗杂粮粥。

杂粮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膳食纤维、无机盐等微量元素,有利于降脂降糖,帮助调节体内的胆固醇含量,降低高血脂、高血压,所以建议冬季最好能每天吃上一碗杂粮粥,帮助调节身体,保持健康。

3.常泡脚,保血管

每天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帮助祛除寒气,改善末梢组织的血液循环,但是泡脚也需要讲究水温和时长。

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不建议用过热的水泡太长时间,会增加血管的流动负担,但是对于其他人群,可以经常用热水泡脚,能养护血管,保护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