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养生宜养“心”?不仅如此……
8月11日起
三伏进入了最后的末伏
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虽被称为“秋老虎”
但仍是气象意义上的夏季

处暑之前,暑气不退
难免心情烦躁、坐卧不宁、食欲不振
这就是所谓的“夏日综合征”
缓解“夏日综合征”
首要在于“养心”
夏日养心

所谓养“心”,实际上是身心
除去养心脏、去心火之外
更要注重精神调养

养心
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还得快”之说。但有一种病是有所潜伏,到秋季才发作,如延至冬季就很严重了!——这就是“心病”。但所谓“心病”,并非是指“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的病。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
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旺盛,容易对肾和肺造成影响。平日里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晚上不能睡的太晚,早上要在6点30分左右起床。
夏季养“心”为第一要务
调整精神状态更是养“心”之本
想要夏季保持一个好心态
要注意这两点哦~

居室宜清凉
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同时,清凉的环境也可使人少出汗,远离湿气过重造成的一些健康问题。

思想宜清静
保持清淡的心态,则平和宁静,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生活,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无事时可选择静坐、读书、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不要胡思乱想。休息日要尽量放缓生活节奏,让精神状态稍微松懈,也可缓解日常工作、学习带来的压力。
夏季养生,要把握这些原则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
养生原则


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健脾除湿是夏季养生的首要任务。夏天湿气过重会造成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等。

冬病夏治
临床医学表明,某些冬季常发或特别严重的病,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只是由于夏天天气炎热、气温过高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在体内,一旦到了冬季天气寒冷时便会发作或转为严重。由此看来,从初夏开始,就必须处处注意与这些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达到防病的目的。

以清为点
夏天气温高,人们出汗多,胃口差,当然,如果“清淡”意味着吃东西更要讲究卫生,不吃过多的油腻食物,多吃点水果多饮水,那还是有道理的。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防暑降温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经常在户外的人往往中暑。清热解暑可说是夏季养生的第一要务。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 酸角、薄荷、金银花、连翘等来祛暑,对缓解身体不适大有帮助。当然,一定要多喝清水,防止身体过度脱水。
末伏空气仍然湿热
病菌滋生有充足的条件
人体的消耗增加更使得抵抗力减弱
季节性疾病也随之上身
因此要了解夏季的常见病症
做出针对性的预防
常见疾病


风热感冒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鼻塞黄涕、口渴喜饮等。
造成风热感冒的原因有很多。室外炎热,而室内开空调气温较低,冷热差距过大往往引起风热感冒。另外冲冷水澡、睡眠不足、饮食少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感冒。

痢疾
痢疾是夏季比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它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蚊虫传染也是夏季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以在夏天,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为天热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极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

中暑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输向大脑的血液会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
在预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饮水”。防暑降温要适时、适中,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多吃一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皮蛋、莲子等。“保驾”药物更要有备无患。

肝炎
夏季易传染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人们一旦接触污染物,就可能导致发病。夏季肝病多发主要是由于人们外出旅游、游泳、进食海鲜、凉小吃、生冷蔬菜和水果的机会增多。
肝炎发病症状都类似于感冒或胃病,有发热、怕冷、疲乏无力、恶心等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胃炎。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水果、蔬菜食用前要反复清洗,肉类和海鲜食品一定要新鲜,熟透再食用。

皮肤疾病
夏季由于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病。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皮肤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皮肤疾病传染的重要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夏季要使用爽身粉;勤洗澡并更换内衣,需要穿皮鞋的男士。袜子要选用棉质的,以利吸汗、透气;不要共用鞋袜、毛巾;避免在游泳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夏天人们常常因各种原因食欲不振
因而营养储备不充足
对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
因此要想调理健康
也同样需要从“吃”入手
养生水果


猕猴桃
猕猴桃含丰富的矿物质,能提升免疫功能,治疗肝脏疾病,消化不良,贫血,泌尿、呼吸系统疾病等。
猕猴桃的功效包括提升免疫功能,治疗肝脏疾病,消化不良,贫血,泌尿系统问题,呼吸系统疾病,脑疾病等。它还增加红血球生产,加强牙齿和指甲。

葡萄
葡萄性味酸、甘,寒,入肺、肾、脾经。生津止渴,开胃消食,可用于津伤口渴、胃纳不佳、血虚心悸等症。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荸荠
荸荠性味甘,平。入肺、胃经。能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对湿热黄疸、肾炎水肿等也有一定的疗效。每100克鲜荸荠肉中含水分84克,所以它经常会被用来做饮料,和雪梨以及蜂蜜搭配便是一道润燥清肺的好饮品

橄榄
橄榄性味甘、酸,平。入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消积。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咽痛、咳嗽有痰。橄榄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尤适于女性、儿童食用。

桃子
桃子性味甘,酸,温。入肝、大肠经。生津、润肠、活血、消积、降压。未成熟的桃干果称为碧桃干,可用来止汗、止痛;桃仁可活血化淤、润肠通便。
除去水果之外
日常饮食的食材同样重要
夏季调理,养胃可是关键
养生食材


海带
海带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积热。另外,海带具有辅助降低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海带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具有很高的比例,可加速胃排空,降低肠腔pH值,促进胆汁酸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提高胰岛细胞外周敏感性以降低血糖,促进体内能量随粪便丢失等,从而达到降血糖作用。

大豆
大豆含丰富的蛋白质,能滋阴去火、补充异黄酮、磷脂、核酸等营养。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

莲子
夏季宜养心,因为夏日心脏最脆弱,莲子芯味苦,但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本草纲目》记载:“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以其权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蜂蜜
《本草纲目》上记载,蜂蜜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早上一杯温蜂蜜水,能化解“夏热”。《本经》认为,蜂蜜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能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可以说蜂蜜是一种十分温润的食材。
有了好的食材
自然要拿去做几个好吃的小菜
既开胃去火又补充营养
但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腻~
夏日菜品


百合莲子粥
食材:百合、莲子、大米、枸杞、冰糖
功效: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之功效。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做法:煮熟的莲子入锅, 同时放入银耳,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火力大小使粥煮开之后,表面保持“菊花心”状,中间翻腾,向四周扩散。
粥开之后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适量加入冰糖调味。

砂仁鲫鱼汤
食材:砂仁3克,鲫鱼一条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止呕。适用于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病后食欲不振之症。
做法:把鲜鲫鱼去鳞去鳃,剖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投入锅内(砂锅最好),加水适量,用文火烧开。锅内汤烧开后,放入生姜、葱、食盐,即可食用。

牛肉海带汤
食材:海带、瘦牛肉、胡萝卜、葱、蒜、香油、鸡精
功效:养肝明目、健脾、化痰止咳
做法:海带洗净切段;牛肉切片;胡萝卜去皮切丁。锅烧热,放入香油和葱蒜末炒香。再放入牛肉片,炒至牛肉变色。倒入清水大火烧开。下海带芽转小火煮5分钟。撇去汤表面的浮沫。加入适量盐和胡萝卜片略煮。然后加少许鸡精调味即可。
夏季调养好身体
秋冬就能更好地避免疾病的困扰
您还知道哪些夏季养生秘诀
不放留言告诉大家吧~

为缓解暑热多吃冷食对胃刺激很大。夏日虽热,可不要贪凉哦。
注:部分信息,及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赵泽旭
校对 | 张理
责任编辑 | 史书禹
法律顾问:天津中畅律师事务所 冯四海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