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熬夜加班,一旦身体出现这种变化,说明你快“聋”了!

文 / 养生杂志
2019-01-22 18:49

27岁的张先生在一家公司从事财务工作,临近年底,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有时做不完回家还要熬夜加班,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处于焦虑状态。

一周前,张先生早上醒来突然头晕目眩,右耳朵嗡嗡直响,他以为只是太疲劳休息一下就好,结果连续三天症状都没减轻,反而加重,右耳听不太清声音了。

长期熬夜加班,一旦身体出现这种变化,说明你快“聋”了!

惊慌不已的张先生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患上了突发性耳聋,右耳听力明显下降,如不及时治疗听力将无法挽回。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多伴有眩晕发作,发病比较急,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之内,患者听力下降到最低点,部分人伴有耳鸣、耳闷胀感、听觉过敏或重听,耳周感觉异常,患者会出现焦虑、睡眠障碍等。

近几年的耳鼻喉科,接诊的年轻“突聋”患者越来越多,这与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大、过分熬夜、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有关。

长期熬夜加班,一旦身体出现这种变化,说明你快“聋”了!

劳累为什么会导致耳聋呢?因为人的耳蜗只有一条供血血管,当疲劳的时候会引起供血不足,血管痉挛,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容易导致失聪。

“久鸣则聋”,耳鸣是突发性耳聋的重要信号,但大部分年轻患者在耳朵刚出现症状时选择忽视,到了耳朵听不清声音才就医,因而贻误治疗,严重的几天内就会听力消失,造成彻底性耳聋。

长期熬夜加班,一旦身体出现这种变化,说明你快“聋”了!

“突聋”的治疗原则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抢救听力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内的一周,超过两周再治疗,症状就不好改善了,治愈希望就渺茫;所以,当无故出现耳鸣症状时,就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治耳聋呢?要警惕生活中四个“听力小偷”!

(1)工作压力

上文我们已讲到,精神因素是目前年轻人“突聋”高发的罪魁祸首,所以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调节生活和工作节奏,不要过度劳累,少熬夜,少喝酒,少吸烟,且预防病毒感染。

(2)长期戴耳机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不当使用耳机听音乐等,也会造成听力下降或突发性耳聋,所以在公交、地铁等环境最好不要戴耳机。

长期熬夜加班,一旦身体出现这种变化,说明你快“聋”了!

因为公交车和地铁的背景噪声达70分贝,人们处于这样的嘈杂环境下,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此时的耳机音量均对听力有一定的损害。

按照现在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其佩戴耳机习惯,戴耳机时以“60-60-60原则”为宜:即耳机音量分贝少于60分贝,耳机音量少于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时间须少于60分钟。

(3)耳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以损害高频段听力为主,耳聋或发生在用药过程中,或发生于停药后。

生活中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包括:抗生素、利尿类药物(如治疗水肿或高血压的呋塞米)、水杨酸类药物(如止痛用的阿司匹林)、抗肿瘤类药物、抗疟剂等。

因此,生病时不要擅自乱吃药,必须依据医嘱服药,如有必要,在服药过程中进行听力监测,随时监测听力的变化。

(4)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加班,一旦身体出现这种变化,说明你快“聋”了!

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悄无声息”偷走“听力”,比如不正确的掏耳朵姿势,如用牙签、针、发卡等尖锐物品掏耳朵,会造成鼓膜穿孔。

同时,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导致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而“三高”也是耳聋的重要致病因素。

点击下面的标题,阅读更多养生知识:

名老中医一家三代都血管好、寿命长,方法很简单,只有两个字!

98岁的国医大师,40岁的心脏,只因常吃这种“廉价滋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