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了 如何养生防中暑

文 / 光明网
2018-07-21 11:14
三伏天来了 如何养生防中暑三伏天来了 如何养生防中暑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来了,持续高温极易导致中暑。

当气温超过35℃时,由于外界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甚至超过人体正常温度,会造成人体体温调节障碍。主要影响人体对流和辐射散热,使得体热积聚,体温升高,容易发生中暑。如果在高温环境中和在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尤其在湿度大于60%、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就更容易中暑。

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上班族虽然在空调房里办公,但中暑概率也很大。原因是从外面很热的环境进入室温调得很低的空调房时,室内外温差过大。去外地出差或旅游,开车或坐飞机时间较长,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通风降温条件又不好,易导致中暑。去健身房锻炼时,由于大量出汗,没有很好地补充水分,且从有空调的房间出去时,也易中暑。

中暑轻者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全身疲乏、心慌、胸闷、面色潮红,体温升高到38℃以上,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的虚脱表现;重者表现高热,体温超过41℃、无汗、意识障碍如嗜睡、言语不清、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甚至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因此,一旦有人发生中暑而出现上述病状,应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清醒者可补充大量含盐的清凉饮料,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如中暑倒地,还应按压“人中穴”;体温升高者予物理降温,凉水擦浴,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等,同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病人恢复。如果出现有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皮下出血、全身皮肤发黄、昏迷者,要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不能耽误。

四招防中暑

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室内保持通风,可借助空调来降温,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在空调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应抽时间到室外活动,进行耐热锻炼。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运动要适当:夏季要减少运动量,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时间以半小时为宜。当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而当气温达到35℃以上,要停止运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人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及时补充水分:夏季高温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可在饮食上加以调节,饮食宜清淡,多食青菜水果,少吃肥腻煎炒食品。经常食用冬瓜薏米粥、绿豆海带汤、绿豆粥,适量吃些瓜果,如西瓜、冬瓜、凉瓜等解暑食物,可有效避免发生中暑。每天还要经常补充水分,最简单的是多饮开水或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也可饮水果汁、酸牛奶、茶水等。

空调温度别调得太低: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室内温度在26℃运行一段时间后,设置为27℃为最佳,千万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空调温度应控制在与室外温差5℃至10℃之间,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

合理睡眠:中暑的发生还与睡眠有关,人们最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才能精神饱满,增强身体抵抗力。

伏天中的空调病

每到夏季的三伏天,空调病会跟着大出风头,很多人以为,在空调房里吹出的热伤风就是传说中的空调病。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白雪琴大夫说,空调病是指由于吹空调后引起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疾病的统称。而在当代医学中,并没有空调病这个说法。

白雪琴说,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质量差,会出现头痛、皮肤干燥、流鼻涕、发热、咳嗽、腹泻、风湿痛、过敏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这是因为,在很热的天气里,浑身冒汗,皮肤是疏松的,毛孔汗腺是开放的。一旦走进开有空调温度很低的房间里,受到冷空气的侵入,皮肤表面温度很快变低,汗腺收缩。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反应没那么快,体内的热气不但没有散发出来,反而遭遇冷气包围。热冷交汇,人体容易受凉,就会出现感冒的症状。

专家解释说,空调病的症状因各人的体质、适应能力不同,以及在空调不同设置条件、处在不同的位置而有不同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类:

畏冷,头晕、鼻塞、打喷嚏;

疲乏、耳鸣,紧张、烦躁、睡眠不佳;

颈肩不适、腰酸背疼、四肢肌肉关节酸痛;

眼干、眼花、口渴、喉咙疼、肤质变差;

手脚冰冷甚至麻木、月经不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这类现象被称之为“空调综合症”或“空调病”。主要是由于空调运行导致空气干燥、气温过低、空气不流通和室内空气污染这“四大金刚”的作用。

姜茶是夏季的最佳拍档

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重在防护,顺应天时,方可养生。

白雪琴强调,夏季是人类挥洒消耗、代谢旺盛、排泄毒素、宣畅气机、彻底打扫的季节。人造自然也改变了自然之身:感觉舒适了但体质下降了、消耗减少了但脂肪增多了、出汗减少了但皮肤改变了、散热减少了但内热淤滞了。长此以往,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或防御机制会下降。尤其是体质较弱,阳气不足的人,最好不吃生冷食物,如冷饮、冷粥、凉粉、冰淇淋、瓜果等;具有暖胃散寒功能的红茶、姜茶等是伏天的最佳拍档。

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由于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用生姜泡茶对预防和治疗空调病非常有效:取生姜3至5片,大约5克左右,用沸水沏开即可;如果想要生姜的效力发挥更强,可在沸水中煎煮5分钟,趁热喝下生姜茶。只有喝热姜茶才能驱散体内寒气,帮助身体出汗,有效排毒。

喝生姜茶的时间最好在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后,以祛除一整天的寒气,有助于身体在夜间调养、恢复。

生姜熬粥也可以,取大米50克,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姜片10克,煮至米熟即可,趁热服食。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平温性食物:如葱、蒜、牛蒡、山药、南瓜、胡萝卜、樱桃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其实,除了注意通风和定时调节空气质量两大规定动作之外,室内摆放一盆水或绿色植物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既增加了室内湿气,也减少二氧化碳浓度,从而达到调节室内空气的目的。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很容易出现缺水的现象。所以要多喝温热水,避免体内水分流失。

在进入空调房之前最好使用保湿乳霜并及时补充,眼睛也需要热敷以获得休息。

进入空调屋一定要记得给自己加件衣服,别怕麻烦。

离开空调房后,不妨做一些暖身操,动动手脚扭扭腰,让僵硬的关节充分地伸展一下。

这些都是有效防治空调病的好方法。总之,空调病,是一种现代科技带来的新型疾病,它告诉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和愉悦时,也要时刻想着健康,合理使用空调。

链接

防暑药物的作用

发现中暑患者立即将其移开高温环境,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意识变化;补充含盐饮料或绿豆汤、酸梅汤、凉茶等。酌情使用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可将清凉油涂双侧太阳穴并轻轻按摩。如中暑症状较重,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这四种剂型的作用及药理基本相同。主要有祛暑解毒、化湿和中之功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泄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效。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者,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人丹: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日常用防暑成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暑症片:具有祛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另外,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珏 晓 李 颖)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