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生,谨记“三不如”,多喝1碗汤,少生病,更健康!
有句老话叫:“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
说的就是,人体要顺应自然,该热的时候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
如果,夏天不热着过的话,势必要生病。
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也是中医认为的“添阳”的最好时机。
而寒邪非常容易损阳气,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损害身体。
所以,夏天养生要“热”着过!
夏天养生,谨记“三不如”一:“吹空调”不如“流一身汗”
炎热的夏天,人们都习惯了吹空调,甚至有人,感觉夏天离开空调,就要“过不下去了”!
然而,夏天,顺应自然,让身体多出出汗,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如果,夏天出汗少,那么,感冒、关节炎、失眠就会找上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是成倍上升。
因此,夏天,“吹空调”,不如“流一身汗”,这样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夏天,最好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中,房间门打开互相通风,保持各房间温差平衡,营造凉爽的环境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夏天也不宜大量的出汗。
如果,运动过程中,体温升高,排汗量增加,不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运动脱水。
所以,要适当运动,晨跑与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气喘吁吁就可以了。
二:“喝冷饮”不如“喝热茶”
夏季喝冷饮固然可以给体内降温,但非常容易损伤脾胃,特别是一些本身就脾胃虚弱、容易胀气的人,喝了冷饮之后会更加难受。
而夏天多喝热水、热茶,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排汗散热哦。
喝水的时候,加点花草茶,则有助于提醒神脑,缓解疲劳!
甘凉浓郁的花草茶,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可以缓解夏乏给人带来的影响。
上午十点左右,或者下午三点左右,都可以泡上一杯花草茶,来帮助你提醒,对抗“夏乏”!
夏季,适合喝绿茶,并且,可以搭配桂花、蒲公英,做成蒲公英桂花绿茶,泡上一杯,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有助于对抗电脑辐射,排毒养颜!
桂花,拥有其独特的花香,用其泡水,可以使人舒缓情绪,消除沮丧、平衡身心情绪、缓和精神压力,帮助身体对抗“夏乏”!
蒲公英是很好的排毒草,经常饮用可以帮助全身排毒,并且,蒲公英还可以泻湿热,帮助人体祛湿热,来应对夏季的“湿热”!
此外,蒲公英有很好的消炎去火的效果,对于预防改善夏季上火、发炎等症状,是不错的选择。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营养物质丰富,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常喝绿茶,可以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并且可以对抗电脑辐射!
三者搭配在一起,泡上一杯,是夏季饮品的不错选择哦!
三:“冲凉水澡”不如“热水泡脚”
炎热的夏季,洗冷水澡,相信是很多人的选择,并且,感觉洗个凉水澡,浑身都凉爽舒服了!
但是,夏季天气炎热,出汗之后,全身毛孔处于一种打开的状态。如果,此时冲冷水澡,寒气就会侵袭人体,导致风寒湿邪,容易手足发冷、小腿抽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发烧。
所以,夏季不适合洗冷水澡,最好还是要洗热水、或者温水澡,对身体才更好!
炎热的夏季,可以用热水泡脚,来帮助身体降温、祛暑!
每天用热水泡脚,不仅能预防脚部疾病、祛除暑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好处。
水温以40℃-45℃,温暖舒适为宜。
注意,水温不要太高,否则对心脑血管病不利,且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夏天养生,多吃2种瓜夏至过后,天气潮湿、闷热,瓜类清淡可口,能够清热化湿,帮助人体排毒排湿,最适合夏季食用。
瓜类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大量水分,是对抗酷暑的最佳食物。
夏季养生,可以多吃两种瓜,那就是,西瓜和冬瓜。
西瓜——补水清热
炎炎夏日,最不能抵抗的水果就是西瓜,最适温度高、湿气重的天气,出汗过多后一口西瓜爽快极了。
不但西瓜瓤吃了能补水清热,西瓜翠衣也是营养丰富。
西瓜翠衣是指中间那层。传统医学认为,西瓜翠衣味甘、性凉,是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良药。
将新鲜的翠衣切成丁或丝,凉拌、做茶饮,或者熬汤喝,清热解暑的效果很不错。
冬瓜——利湿消肿
药食兼用的冬瓜,一年四季都能吃,它不仅能补水,还能防止中暑症状的发生,核能预防多种疾病,堪称夏季第一瓜。
夏天食用,能润肺生津、清胃热、除烦止渴,还能通利小便、消除水肿,帮助减肥。
冬瓜含水量最为丰富,高达96%;钾元素含量也相当高,每100g含钾量为130mg,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
钾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营养素,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保护心脏功能、补充水分、消肿利尿、防止中暑都非常好。
并且,冬瓜皮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多种挥发性成分,具有消暑、健脾、利湿的功效。
冬瓜皮比较厚、比较硬,建议做冬瓜汤时最好带皮煮。
夏天养生,多喝1碗汤,少生病,更健康夏季天气炎热,加之雨水较多,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在湿热的环境中,当湿邪侵犯人体,人们容易出现腹部胀满、萎靡不振、身体沉重困乏等症状。
因此,夏天养生的一个重点,就是防暑祛湿。
此时,可以自己动手,做一碗五豆汤,每天饮用,可以健脾祛湿、消暑!
动手做,五豆汤
材料:赤豆、白豆、黑豆、绿豆、黄豆
做法:
1、把五种豆洗净,加足水浸泡一夜;
2、泡好的豆子,放在高压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大火开始煮,煮开锅了盖阀,等阀呲气了,再中火煮15分钟后,关火;
3、然后放在锅里闷着,最好闷15到20分钟,这样五豆汤就煮好了。
赤豆(红小豆):味甘、酸、性平。入脾、肝、膀胱经。利水消肿,除胀消痞,健脾补血。
黄豆:味甘,性平。入脾、肺、大肠经。补气健脾,行气导滞,养血润燥,利水消肿。
白豆:味甘,性平,具有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等功用。
绿豆:味甘,性凉。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开胃健脾。
黑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滋阴养血,活血利水,补虚黑发,祛风解毒。
五豆搭配在一起,煮汤饮,可健脾、补肾、益肺、保肝、利气。
夏天养生,重养心,饭后一个小动作,护心更健康饭后,按心包经,护心更健康!
心包经,是从心脏出发,经过腋窝,沿手臂内侧的正中线到达指尖,途中有天池、极泉、内关、劳宫等穴位。
在心包经上,更有两个护心、养心、急救的关键穴位: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和手腕内侧的内关穴,它们都是心脏急救穴。
极泉穴,缓解心梗、心悸、心绞痛,此外,心梗或心绞痛发作时,弹拨极泉穴,也有增加心脏供血的效果。
内关穴,保护心脏、防治心绞痛,按揉内关穴,也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饭后半小时左右,如果,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
具体方法是:
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极泉等穴重点按揉。
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敲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