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长辈群辟谣为大?

文 / 大家医联
2017-07-03 20:23

最近网上突然兴起一个段子

“不孝有三,在长辈群里辟谣为大。”

这一调侃爆红的背后,是年轻网友们对自己辟谣无力的犬儒感受。俗话说“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最可气的是自己关心的人不相信科学事实,却笃信经过层层转发的N道手谣言。话说回来,尽管这句段子是为辟谣无力的喊冤调侃,真要严肃讨论起在长辈群里辟谣这事儿,虽然年轻人是好意,但这种行为不仅会深深伤害到各位热心转发谣言的长辈,往往还可能适得其反,让长辈们对谣言更加深信不疑,从结果导向来看,长辈群辟谣这事儿说是“不孝”,倒是个认真的结论。

关于这个问题的严肃讨论得从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的一个研究说起,普林斯顿学者Damaris研究发现,人在经历了社会排斥以后可能会有更强的意义寻求动机,从而会有更多的迷信思维倾向(superstitious thinking)。所谓社会排斥,以往学者将其总结为“由于为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杜建政 & 夏冰丽,2008)。

事实上,由于我们在社交媒体分享的一个主要动机之一就是获取归属感(姚琦等,2014),分享的内容被人当众否定,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社会排斥。当我们将这一研究联系到年轻人在长辈群辟谣的现象上,不难得到这样一个推导:

“长辈出于热心在群里分享了一条消息→被年轻人无情打脸→感到被社会排斥(拒绝)→开始怀疑人生→更加相信各种充满阴谋论断的谣言”。

这里还是忍不住要重新提一下我以前的一个回答:当一个人的知乎答案长期被低点赞率、高反对率、高围攻率包围,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 知乎在知乎写答案分享的很多人是来寻求认同的,长辈们转发各种消息到群里又何尝没有这样的动机。与年轻人不同的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感会急剧下降(图1)

图1:上世纪基于伊利诺伊州和美国全国的抽样调查,不同年龄段人的控制感水平

而每次相信转发谣言的过程,都有可能是一次对失去控制感的补偿行为——08年发表在Science的研究表明,当人们控制感被剥夺后,会更倾向于将原本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到一起,从而更加迷信。我自己以前也经常在辟谣过程中被气得哭笑不得。

写下这篇文章,也是希望大家以后在辟谣时能多带上一点同理心,对于别人转发谣言的现象,不妨可以采取这么一种态度:只要不是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需要急切辟谣的内容,大可一笑置之,默默点个举报即可。

而对于那些一定需要辟谣的内容,个人的建议是不要试图长篇大论地向长辈解释,更有效的方式是直接诉诸权威,比如官方的报道或者某些领域专家的论断。诚然,还有些人是宁愿相信民间偏方不愿相信真正领域专家的,这种就不要指望改变他们的信念了,只能是直接制止他们相关的行为,要给骗子汇款的截住渠道,要吃偏方的收走药品,没有道理可讲的时候,那就尝试行动吧。

Reference:Graeupner, D., & Coman, A. (2017). The dark side of meaning-making: How social exclusion leads to superstitious thin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69, 218-222.Mirowsky, J. (1995). Age and the sense of control.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31-43.Whitson, J. A., & Galinsky, A. D. (2008). Lacking control increases illusory pattern perception.science, 322(5898), 115-117.杜建政, & 夏冰丽. (2008).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心理科学进展, 16(6), 981-986.姚琦, 马华维, 阎欢, & 陈琦. (2014).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22(17010), 1647-1659.

来自知乎用户熊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