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说养生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健康没病”。这话是有道理的。人的脑延髓区是机体体温调节中枢。人正常体温恒定在36℃~37℃之间,这时,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处于最佳状态,也就是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系统的机制处于最佳状态。只有保持体温的恒定,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当冬天到来气温下降时,人体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就要减少散热,储备热能以抵御寒冷,这时人体表面的末梢血管就处于收缩状态,时间稍长,人体就逐渐适应了冬天的气温。当春天到来时,气温逐渐回升,机体就需要散热,这时体表的末梢血管开始舒张。处于冬春交替的季节,自然界气温变化很不稳定,当早春二月,冰雪消融时,人们仍然觉得很冷,这是因为地球表面上的热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太阳光的热量首先照射到地面上,当地表温度升高以后,再传导给空气,这样越是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就越高,冰雪融化的也就早一些。而冰雪融化的过程也要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能,所以地面上的温度就不可能升的太高太快,因而人们感觉春天冷。这时如果棉衣脱的过早,身体适应能力还不强,就容易患伤风感冒,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及久病或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如果棉衣脱得早,就更容易着凉。
秋天则不同,它是由热向冷过度。当酷热的夏天逐渐向秋天转变时,气温是由热变冷,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阵阵秋雨加衣裳”。由热到冷也是逐渐变化的,为了使身体适应寒冷的气候,棉衣就要穿得晚一些。“春捂秋冻”是人们的经验之谈。不过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随着气温的变化,适时加减衣物,才是抗病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