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护士被针头刺伤,患者被意外确诊艾滋病,她吓得晕倒在病房!
很多人并不知道职业暴露,但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这却是一个谈之色变的词汇,它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对于非医学人士来说,他们很难理解,医务工作者为什么会出现职业暴露?甚至他们认为,只要小心谨慎,职业暴露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再河边走,哪有不湿脚,即便再小心谨慎,有时也难以避免,特别是遇到大抢救的时候,此时精神高度紧张,为了拯救生命,往往不会想着要注意个人保护了。
23岁的小桐是一名护士,她在为一名45岁的男子进行抽血的时候不小心被针头刺伤,她的手指流血了,但还是强忍着疼痛一直坚持把工作做完。
随后小桐向护士长做了汇报,这名45岁的男子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因此,医生并没有为其完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方面的检查。
但小桐受伤了,毕竟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她非常害怕,于是应急程序启动。
程序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如果患者的血液检测完全没有问题,小桐的血液检测也没有问题,那么应该是可以放心的,虽然也可能存在窗口期,但这种几率微乎其微。
第二步,如果患者的血液检测有问题,则小桐需要药物预防。
很快,送到化验室的血液检测报告出来了,HIV(+),老天,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得知情况后,小桐直接就吓晕了,但此时,医生还不敢将检测报告告知患者和家属。
因为医院检验科进行的是初筛,为了进一步确诊,还需要将样本送到疾控中心做复查。
不过根据医院目前的检测水平,初筛如果发现HIV阳性,准确率几乎达到99%,也就是说,为了保险起见,小桐必须立刻口服抗阻断药物。这是因为越早服用阻断药,药物的血药浓度就能越早升上去,以保证在病毒进入血液前起效;当然如果能在病毒到达淋巴结前、甚至在通过黏膜屏障之前就能达到起效的药物浓度,阻断成功率就会更高一些。目前,有效的阻断时机应为高危行为后72小时以内,越早越好,2小时之内最佳。如果已经超过72小时,抗阻断药物的阻断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目前抗阻断药物主要是三联,即三种联合,包括EFV+3TC/FTC+AZT/TDF,LPV/r+AZT+3TC/FTC ,联合的目的是更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8天。如果越早服用,阻断率几乎可以达到99.9%。
服用后每两周做一次血检,一般三个月后还是阴性,便可证明没事。
当小桐身心俱损开始口服抗阻断药物后,第二天,疾控中心传来检验结果,复查阳性,此时患者是艾滋病感染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医生有权告知患者和他的结发妻子。
让人遗憾的是,小桐还有服用抗阻断药物的机会,因为长期未发现艾滋病,患者的妻子却连口服抗阻断药物的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