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万人在健身房挥汗如雨,这个时尚你追了吗?

文 / 大众健康
2021-04-09 00:23

近期网上公布了国人健身现状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国人现有约7000万人登记在遍及全国的各个健身俱乐部,占人口总数的约5%。还有一部分人釆取非俱乐部健身活动。乐观的估计,全国经常保持体育锻炼的人,占比达10%~15%,总数可能过亿。

专门健身“迫不得已”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活动范围大了,但自身身体的活动量却变小了。出门开车、打车,上楼乘电梯,买东西靠网购,人们之间的交流靠手机、发邮件,沙发、床越做越舒适、功能越来越齐全,甚至做饭、扫地、擦玻璃都有专门的机器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将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实实在在的体力活动将越来越少。

20世纪90年代,有两位英国学者对伦敦巴士司机和售票员做了一项有关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调查。结果发现,司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高于售票员。为了证明结果的可靠性,学者又针对邮局的工作人员做了同样的调查,发现在外送报的邮差比坐柜台工作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体力活动的概念即由此提出,研究者认为体力活动不足是许多慢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全球健康风险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体力活动不足排在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之后的第四位。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60%来自生活方式。在剩余的40%中,15%是遗传因素,10%是社会因素,8%是医疗条件,7%是自然环境。

美国运动医学年会提出“运动是良药”,我们国家提出“体医融合”。这些理念说明一个问题,运动在预防疾病、康复以及在未来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均会扮演重要角色。事实上,体育运动在维持、改善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价值和作用。运动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水平,还可以在调节心理状态、改善人际关系,形成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是形成正能量的源泉。

规律运动才能提高免疫力

这次新冠疫情,让人们认识到免疫力的重要性。打疫苗是为了提升自身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注射疫苗之后,每个人自身免疫力形成与否,以及免疫力维持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的自身体质。自身体质主要是指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又称综合免疫力、基础免疫力。基础免疫力的强弱取决于营养、心理和运动等各项水平。水平高,基础免疫力就强大,反之则低。对于运动与免疫力之间的关系有大量的研究,多集中在运动对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影响方面。运动与NK细胞之间具有紧密的直接联系,运动锻炼增加了循环血中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大多数类型和模式的运动后即刻,NK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并达到最高点,随后呈现下降趋势,2小时左右最低,低于基础水平,这段时间我们称为“空窗期”,20小时左右逐步恢复到基础水平。长时间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使免疫细胞分布更加广泛,功能也能持续提高;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免疫力在运动后明显下降,恢复缓慢。这可能也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职业运动员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规律地坚持至少3个月以上的运动锻炼,会使基础的免疫力水平逐步升高,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持久的免疫力。这种运动对免疫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储存性,即运动锻炼长时间停止,这种健康收益会逐步消失。最佳的提高身体免疫力的运动锻炼是每次30分钟~4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5次左右,长期坚持四周以上。

运动有很强的时尚基因

多达7000万人在俱乐部健身,这个绝对数已经很大了,说明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融入人们的生活。

时尚有两个要素,一是“时间”,二是“崇尚”。现在人们开始研究时尚的时候才发现,体育运动其实具有很强的时尚基因。

早在古希腊时代,体育运动与时尚已经开始结合,并在不断延续的时光中绽放不同的光彩。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时尚起源于人内心之中一种双重的欲望,既追求与他人一致,对社会和秩序的服从,即从众;同时又追求个体的独特性、变化性,即出众,积聚众人的目光。

回到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后的相互问候不知从何时起,从“吃了吗”变成了“多少步”。健身手环,运动装备,去健身房健身撸铁,练瑜伽,打网球,参加足球赛,以及夏季远足、冬季滑雪等体育健身相关事务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标签。原因说来也很简单,大家都明白,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经济。保持你的健康,要比你失去健康再找回来更容易。生命的质量比生命的长度更重要。健康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过程,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健康的生命让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让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味道。而运动,则是开启我们健康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毫无疑问,运动时尚在中国已经火起来,而且会越来越火。不管你是青年还是中年,抑或老年人,为了健康和长寿,赶快追上这波时尚,加入健身大军吧。

文: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教授 阎守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