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人,仍然每天跑步,是伤膝盖,还是你能延年益寿?答案清楚

文 / 街拍达人小玲
2021-03-11 01:08

五十岁,人生已经过了一半以上,年轻时应该经历的事情都经历过,剩下的时间应该考虑维持自己的健康。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运动促进健康,跑步作为最简单的运动方式,深受大家喜爱。

有人说上了年纪应该多休息,防止身体受损。另外,也有人说生命在运动,上了年纪应该继续运动,促进健康,有延长寿命的效果。那么,五十岁的人不应该继续跑步吗?本文给你答案。

跑步的好处

01提高身体素质

五十岁以后,我们的身体素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年龄越大,身体的功能越差,跑步能保持身体的活力,促进代谢速度,减少有害物质的堆积,增强身体素质。

02减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年过半百后,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特别是微量元素的补充不足,容易发生老年病。例如骨质疏松症,主要原因是体内钙不断流失,骨内钙不足,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概率非常高,长期跑步可以促进骨钙的吸收,减少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03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不断提供营养,但该发动机使用时间有限,时间长容易发生各种老化,心血管疾病多发的人是中老年人,与心脏、血管老化有很大关系。跑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血管的症状,减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跑步也有坏处吗?

1.伤害膝盖

五十岁的人,身体素质不如年轻人好,跑步会增加关节间的摩擦,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液的分泌量减少,长期跑步容易增加膝盖的损伤。

2.大脑供血容易不足

五十岁以后,血液流动速度慢,跑步时血液大量集中在下肢,大脑供血不足,头晕、眼花、脑梗塞的风险增加。

由此可见,50岁的人长期持续跑步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出现,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延长寿命,但运动方式不正确,关节损伤和脑供血不足也容易增加。因此,长期跑步对身体有利也有缺点,具体情况应根据个人身体素质进行分析,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单纯运动不能保证延长寿命,但如果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健康,必须做以下两点。

第一点: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人体需要大量的营养,而这些营养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入,50岁以后,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会下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要控制摄入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豆腐、蔬菜等,不仅可以补充蛋白质,还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能力。

第二点: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现在的生活方式中,吸烟、喝酒、熬夜很多,这种生活方式会增加身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引起肝脏、肾脏等排毒器官的压力,身体内脏出现问题会增加身体疾病的风险。想要健康的生活,必须尽量避免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