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傻傻地天天跑,3个因素决定中年人慢跑10公里后该休息几天!

文 / 合肥电视台厨房美食
2021-02-02 00:25

让我们先看一个跑步计划的例子,看看别人休息了几天:

周一,跑休。周二,9.6公里。周三,14.4公里。周四,9.6公里。周五,16公里。周六,8公里。周日,32公里(LSD)。

这是一个高级马拉松备赛计划中的第10周的跑步计划,整个周计划只安排了一天休息。显然,别说是中年人,如果未经训练,年轻人也“无法承受”这样的训练量。

什么叫“无法承受”?一是跑不动,二是身体恢复不过来。

假设某个中年人,已经具备了慢跑10公里的能力,那么就没有“跑不动”问题。那么身体的恢复又需要多久,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首先,身体的恢复能力和运动经验有关。

以前面的这个例子来说,高阶跑者之所以能够采用大跑量、少休息日的做法,是基于有快速、强大的身体恢复能力。

运动经验,最基本的代表了跑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投入了大量运动时长。而锻炼时间越久,体能水平相应也就越高,越能适应长距离、大跑量。通过一次次的中、长距离跑,身体的恢复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另外,运动经验丰富的跑者,不只是通过跑步结束后睡觉来恢复,而是比新手掌握了更多的恢复技术,比如跑前热身、跑后拉伸、冷水浴、交叉训练、参加力量训练、心理暗示等,这些技术更有利于身体的有效恢复。

从普遍的情况来看,跑步新手刚开始每周三次跑步、每次5公里以下,如此每次跑步后可以有1至2天的休息和恢复时间。这种运动频率,对于大多数锻炼者都是适合的。

健康的中年人,通过一年多的规律跑步锻炼后,每周跑步逐步增加到4至5次,身体一般也都能得到及时恢复。

其次,年龄和长跑后的恢复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同样是中年人,三十多岁和五十多岁,差别巨大,显然前者恢复能力更好,需要的恢复时间也更短。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果加入前面所说的“运动经验”的因素,一个长期跑步锻炼的五十岁的中年人的体能状态和恢复能力,肯定好于一个刚开始跑步的三十多岁的新手。

中年人如何把握长跑后的恢复时间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凭借身体感觉”,进行自我判断。

长跑后的恢复,并不是说身体一点疲劳感、酸痛感没有了,才能进行下一次跑步。经验上,在跑步频率规律化之后,每次跑步后1至3天的休息,基本都可以消除大部分疲劳和酸痛感。而且,有些疲劳和酸痛感,可以通过拉伸、小运动量的有氧运动加以消除。

比如,周一跑步,周二休息,周三再去跑步时可能下肢还有一些肌肉酸痛感,此时可以通过十分钟的热身,包括拉伸、小跑、高抬腿等练习,快速减轻或消除这些不适感。而且,越是年龄大的锻炼者,越要重视热身、拉伸对于身体恢复的作用。

第三,跑步锻炼日的身体状态和感受。

我们的身体状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因此跑者的状态也会受到众多随机因素的影响,比如最近的健康状况、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气候、生理周期、压力和情绪、环境等。

当身体和感觉处于良好、适度兴奋的状态下去跑步,往往可以轻松跑出不错的水平。跑后通过拉伸、洗澡、睡眠、营养补充,情绪舒畅、状态良好,这些都有助于快速恢复。反之,即便是完成了较小的跑量,也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因此,跑者不能教条、僵硬地执行跑步计划,当身体感觉较差时、恢复不充分时,可以适当延长休息时间,等待身体回到可接受的正常状态。

除了上述三个原因,饮食对于跑步后的身体恢复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仅要考虑食量问题,还要考虑营养结构问题,比如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于运动能力的恢复至关重要。

由此观之,能够跑10公里的中年人,每次跑完之后该休息多久,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那么爱跑步的你,今天跑完之后准备休息几天呢?

【延伸阅读】

跑步5公里累了,明天跑还是不跑?3招学会休息,身体快速恢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健身却并非一定如此!为何无需天天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