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期间正常吃饭能瘦吗?除了新手期,不控制饮食很难瘦!

文 / 衣步当正
2020-10-23 10:46

健身期间,正常吃饭,能瘦吗?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有三个概念必须要定义一下,否则没办法讨论:

(1)什么是“健身”?

广义的理解,普通人参加的所有的锻炼身体的活动,都是健身。既包括了有氧运动,也包括了无氧运动,或者混合型的运动。狭义的理解,仅指力量训练。

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中直接用有氧运动或力量训练来代替“健身”。因为健身的含义不明确,理解上会有分歧。

(2)什么是“正常吃饭”?

实际上,并不存在“正常吃饭”这件事。普通人所谓的“正常吃饭”,实际上就是不控制饮食,想到什么吃什么,没有什么标准可言。

如果一定要说有“正常吃饭”,那顶多也就是指一日三餐定时吃。至于吃什么,热量是否控制,那就天晓得了。

所以,本文对“正常吃饭”的定义是:不采取任何饮食控制措施。

(3)什么是“瘦”?

瘦和胖一样,也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而没有定量。比如:这周比上周轻0.1kg,算不算瘦;或者今年比10年前减轻了2kg,算不算瘦。如果没有标准,我们无法进行判断。

判断是否瘦了,至少涉及两个指标:一具体瘦多少才算瘦,二在多长的时段内进行比较。

本文对“瘦下来”的定义是:在三个月内,减肥者的体重减轻幅度至少超过5%。

第1种情况:新手期正常吃饭,能不能减肥?能!

所谓的“新手期”,又被有些人称为“新手福利期”。即在大约运动锻炼开始后的最初两三个月里,只要锻炼者能够坚持规律运动,运动量也有一定的保证,即便饮食没有控制,大多数人还是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减肥效果。

那么,什么叫“坚持规律运动,运动量也有一定的保证”呢?大致上,应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每周运动频率达到至少3次,最好达到4至5次;二是每次运动时长至少达到30分钟以上,最好能达到40至60分钟。

问题是,饮食真的可以不控制吗?可以不控制。但后果是你的运动努力,很可能被你的“正常吃饭”的行为,部分或全部抵消。

所以,最好能控制一下饮食,比如:少吃油腻食物、适当减少甜的食物(糕点、饮料、零食)、禁止夜宵等。实际上,在严肃健身者看来,这些措施根本谈不上控制饮食,本来健康饮食就应该如此。

另一个问题是,该参加什么运动呢?

由于正处于新手期,无论你是参加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只要你能够努力地活动你的身体,比如确保每次自己都锻炼得大汗淋漓,那么不管你是参加哪种运动,不管你是怎么练的(瞎练也行),你都能瘦下来。

第2种情况:单纯靠运动,不控制饮食,能不能瘦下来?

假设你已经越过了新手期,此时仅仅想依靠运动锻炼减肥,难度就有点大了。

先说有氧运动。

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对于多数人来说确实是减肥的最佳选择。但在饮食不控制的情况下(即所谓的正常吃饭),运动努力就太容易被抵消了。

普通人参加有氧操、跑步、跳绳等等这类常见的有氧运动,一小时的运动耗能大体上都差不多,约在500至700千卡之间。但三两炒面、二肉红烧肉这类寻常食物的热量也差不多在600千卡上下,加上各种五花八门的佐料等,其热量甚至更高。

因此,人们所谓的“正常饮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减肥的成败。运动和减肥的进程越深入,对于饮食控制的要求越高。

不过,当你的运动量极其庞大时,确实可以暂时忽略饮食的影响。比如,你正在执行一个马拉松备赛训练计划,每周都有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跑量任务,或者在部队中每天进行高强度军事训练的士兵。只不过这些情况,没有普遍性。

基本结论是,单纯靠有氧运动,而不控制饮食,总体上很难取得理想的减肥效果。

那么,力量训练的减肥效果如何呢?

力量训练本身的作用,主要是提升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以及增加肌肉围度。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提供足够的热量。力量训练者常说,碳水就是力量,就是这个道理。

特别是在增肌期,热量盈余是基本要求,正好与“热量赤字”减肥理论相左。当然,大容量、多组数的肌耐力训练也能减脂,但难度太高,效果也不如有氧运动来得直接和见效快。

第3种情况:平台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平台期,即运动一段时间后,体脂率就不再下降,只在小范围内小幅波动。

此时,如果只是一成不变地进行有氧运动,平台期很可能长期维持,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问题出在哪里呢?运动方案一成不变,当然是因素之一。但饮食无控制,才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除了高脂肪高油腻食物外,高糖高碳水饮食,也会让体脂率纹丝不动。尽管你很可能一直在规律运动,但没用。这情况下,就算得了中轻度的脂肪肝,也不用大惊小怪。

可以说,一成不变的运动,再加上无控制的饮食(哪怕你认为自己是“正常吃饭”,没有乱吃),就等于瘦不下来。

最后的结论和建议很简单,你也一定听说过:既要迈开腿,也要管住嘴,才能瘦下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