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这样的医生,你看过吗?

文 / 袋鼠没有口袋
2021-08-20 18:21

【小医生的一天:如何俘获医生小姐姐的芳心?揭秘青年医生的轮转生活】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小医生的一天:当一名“男科”女医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小医生的一天:ICU医生每天面对多少死亡?他们如何缓解压力?】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小医生的一天:呼吸科女汉子如何炼成?快看24小时值班实录!】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小医生一日记丨人类幼崽养成专家!帅气儿科奶爸这样带娃】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我在医院放射科工作,会有辐射吗】

行行出状元,但行行都不易。每一份看似体面受人尊重的职业背后,其实总有一份旁人看不到的艰辛。我每次和别人提到我在放射科上班,几乎所有人的问题都是:放射科啊?有辐射哦,你一个女孩子做好不好的啊?我每次也就笑笑说:现在防护做的都蛮好的,基本没什么辐射。不过长期处于放射科这个范围内,不可避免的确也会接触到射线。那在放射科工作,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呢?

由于长期接触X射线,可能会对身体,特别是一些敏感器官产生潜在的危害。眼晶状体是对电离辐射相当敏感的一个器官。当眼部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会引起放射性晶状体浑浊,又称为放射性白内障。放射介入科的医护人员长期双手暴露在X光下进行检查及手术,手背的皮肤损伤较明显,常出现干燥皲裂,指甲改变;严重者会出现慢性放射性皮炎,甚至放射性皮肤癌。正常染色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后,可能发生结构和性质的改变,且随着放射工龄增加而呈递增的趋势。其他症状还包括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症候群、脱发、嗜睡、乏力等。

并不是说在放射科工作肯定会出现上面那些问题,但是由于身处电离辐射的环境中,多少都会接触到射线,量变导致质变,的确可能会出现上述身体损害。因此我们平时要加强放射防护,减少接触射线的次数和时间,减少不必要辐射的机会。希望我的同行们都开心工作健康生活。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一个专攻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医生,最可能得什么职业病?】

昨天下午我又接到了一位朋友的电话,问脚底下踩到尿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其实,这已经是我第六次接到这位朋友的电话了,我们把这个归纳为恐艾心理问题。 先说说恐艾的成因,一般担心是否会感染的朋友,可能是由于对知识掌握不充分,不全面,这部分朋友,只要从知识或方法上给予解答,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但是恐艾心理问题是这样的,它不能用常识或者逻辑去解释,我们来看看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1.别人一滴液体甩到伤口上,不知道是血液还是水,开始担心;2.一次性行为,检测n多次阴性,还是不放心;3.喝下一滴被稀释的血液,打十次电话不能释怀;4.网购快检试剂附带采血针,担心被别人涂抹了含有病毒的血液;5.体检后担心护士抽血没换针头,反复咨询。诸如此类。你跟他说,你没得,不用检测了。然后他把这个过程再描述一遍。你告诉他说,没事,不会感染。他再给你从头描述一遍,问:大夫,确定我这个没事吧?没事。真的吗?真的。不会感染吗?不会。真的不会?真的不会。他接着说,您可能没听清楚,我再和您说说啊,又从头到尾详细来一遍,然后问,大夫,真的不会感染吗?

作为医生,耐心回答病人的各种问题是责任也是义务,但说实话,由于艾滋病等疾病的特殊性,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确实遇到了非常非常多“无厘头”的咨询,有些朋友的过分恐艾心理,其实完全没必要。当然,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能深切体会他们的纠结和内心的恐惧,他们拼命想得到专业人员肯定的答复来建立自己的安全感,甚至有时候他们自己也知道可能没必要,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像上面举的这些例子,反复给一些没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朋友解答相似的问题,长期下去也可能给医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其实恐艾群体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我有时候被问的几乎崩溃,但作为医生,有需求找来,还是得给人解决,还好我学过心理学,要不会患上自闭症。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医师节——谈谈医生的那些“职业病”!】

又是一年医师节,回想自己从医这些年,感概万千,医生大学本科毕业需要5年,硕士博士读完再需要6年,那11年漫长又枯燥的学医路,没有收入,靠父母家人补贴,其中艰辛难以跟他人言语,今天趁着医师节,就跟大家盘点下,医生都有哪些“职业病”。

地球不爆炸,医院不放假,不管是什么节假日,医院总是会保证有足够的医生和护士职守,我身边的同学、同事,很多都四天或者五天一个夜班,关键是夜班之后第二天还要接诊病人,无法下夜班。自从值了夜班,根本无法接受电话铃声,到晚上一听电话铃声就会心跳加速,心悸,全身应激反应!

听见有节律的滴滴声,都会忍不住扭头看一下是不是监护仪

各种不同程度的洁癖+强迫症,擦桌子必须要从内向外螺旋形擦拭,而不是普通人那样左右擦; 绑个东西、捆个物件都要打出漂亮的外科结;还很爱给各种东西贴标签,一目了然才舒服。

出去买排骨会忍不住说,我要这个肩胛骨,不要这个胫骨,那个股骨给我来点,看得菜场大妈一脸懵。

手术室的外科医生长期站立和弯腰的话,尤其是介入手术(比如心脏支架)需要穿厚重铅衣操作,会有静脉曲张、颈椎病,腰椎病的毛病;内科医生,久坐以及长久面对电脑产生的毛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近视、痔疮等。超声科医生,需要固定手持探头的位置,很多人有腱鞘炎等问题。

心内科医生天天做介入手术,一天七八台,接受的射线量是远远超过其他人的,哪怕有铅衣防护,每周累积的射线量都超过一个CT,吃射线导致的最常见并发症为白内障,其次是皮肤相关问题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和癌症。

我们医生压力大而脱发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发际线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人说一个医生的发量越少,说明业务能力越好。经常看我科普视频的粉丝会发现我的发量各种捉急,要趁机感谢那些操心我的发际线的粉丝儿们啊!

上面就是我想到的那些医生的职业病了,其实从内心里永远不要觉得医生是神,也不要以为医生就不会生病,医生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可能是以自身健康为代价。皆云职业病,谁解其中味?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注意:知识官意见并非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个体疾病治疗方案,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