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无非三种原因,3个经典助眠方,让你摆脱失眠困扰,睡得着

文 / 崔讲健康
2021-03-11 02:55

俗话说“人体健康有三大宝:睡眠、饮食、运动”,睡眠从来都是第一位,只有睡得好,才能吃的好,才有精力运动。

但当代社会,睡不好觉似乎成了人们身上共通的“痛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8中国睡眠诊疗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高达38%的中国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调查结果还表明,目前我国内地成人中睡眠障碍人群比例高达57%。

按照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失眠主要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这三类。

其中,入睡困难主要指开始睡眠30分钟仍然没有正常入睡;睡眠维持困难又称为睡眠不实,包括睡眠不踏实,多梦,易醒;早醒指的是睡眠觉醒时间相比正常时间提前30分钟以上,甚至比平时早醒1-2小时。

在临床中,以前两者为多见,特别是入睡困难型,不少来咨询的病友表示,一躺在床上就睡不着,起来就犯困,而且每次强迫自己入睡,大脑总会忍不住去想很多事情,这种感觉太痛苦了。

在失眠的具体治疗中,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有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积累。

中医千古名书《黄帝内经》记载“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黄帝内经》认为气血阴阳失调为失眠的机理。

《景岳全书·不寐》记载“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认为失眠主要病因在于心神受扰。

失眠诊断和治疗权威指南《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失眠主要病位在于心脑与脏腑,主要是心神被扰,心脑失养,神不守舍所致。

入睡困难型多为心脾两虚证,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为失眠的主要病位,心神失养,心血不足就会出现心慌、气短、睡不着觉的表现。而脾主运化,如果脾虚,运化无力,心就很可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给,从而导致心血不足,出现神不入舍,难以入睡。

这种情况的失眠,可以试试人参归脾汤调理。

方药组成:人参、白术、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茯苓、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甘草。

方药中白术可健脾益气,人参、黄芪、甘草、茯苓亦可补脾益胃,当归、桂圆既可养血益脾,也可以补心安神。

主要表现为睡觉多梦易醒,这一类型多见于肝血不足。肝既可藏血,亦可以藏魂,中医认为如果肝血充足,魂归于肝则安眠,如果肝血不足,人就会出现魂不守舍,多梦易醒的表现。

这种情况的失眠,常用方药有酸枣仁汤。

方药组成: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其中酸枣仁有生、熟之分,生的酸枣仁可导虚热,多用于治胆热所导致的嗜睡、倦怠、多卧;熟酸枣仁可收敛津液,用于治疗虚烦不得眠。

在失眠人群中,早醒多见于心肾不交型,心属火,肾属水,如果心火有余,肾水不足,导致心火不能下济肾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导致心肾不交让人醒得早。

这种情况的失眠,常用方药有交泰丸。

该方主要由肉桂、黄连组成,方中黄连具有泄心火作用,肉桂则降心火,其性温、入心肾、引火归元,肾水上济;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交通心肾、清心除烦、引火归元,进而达到改善机体平衡,调和脏腑、安定心神,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有阴虚火旺等表现,可用黄连阿胶汤或天王补心丹加减调治失眠。

(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本文把药物剂量去除,以防大家盲目用药。)

在失眠诊断与治疗中,历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理论,到五神藏理论,再到脏腑气血失调理论。过程中也积累了无数经典名方,比如龙胆泄肝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在失眠治疗的实际应用中,均有较好的效果。

张绍才医生根据历代医家关于失眠论治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也总结道: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事实证明,中医治疗失眠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我根据实际辨证,结合失眠病友的情况,灵活运用经典名方,不仅能改善失眠症状本身,对于失眠所引起的其他症状如头晕、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也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对于中度或重度失眠患者而言,更是能极大地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避免西药所带来的成瘾性。

以上失眠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深受失眠困扰的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龙南中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