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应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心理学解析“柯立芝效应”

文 / 第一心理
2021-03-08 09:1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折桂令·春情》:“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从古至今,爱情便存在。可是人生犹如欲望钟摆,在岁月中,总会感受不同愉悦感,不停在欲望之间摇摆着,等到揭开真相时,却发现和想象完全不同。

有时即便配偶时刻陪伴,心中没有泛起半分涟漪,甚至会产生倦怠感觉,毫无吸引力和新鲜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性不应期。

柯立芝效应中,性不应期是生理常态,你的愉悦并非来自快感。

什么是柯立芝效应?每一种雄性哺乳动物都会对某一位异性伴侣感觉到乏味,如果有新伴侣,则表现出斗志昂扬。

科学家曾做过相应试验,把公老鼠和发情母老鼠放在一起,公老鼠立马会和母老鼠交配,直到精疲力尽,之后无论母老鼠如何求欢,公老鼠都不曾有半分回应,直到有新的母老鼠进来,公老鼠才重新精神抖擞,焕发光彩。

这就解释为何小三明明样样比不上妻子,却依然让男人着迷。

生理常态的性不应期

上帝创造万物时,还会匹配不一样特性,因此就诞生性不应期——在哺乳动物交配之后,即便原有配偶待在身边都毫无反应,没有再次交配欲望,此种情况持续几个小时或持续几天,这便构成性不应期。

但是如若出现新雌性对象,雄性动物立马有交配欲望,这种在动物上的效应被称之为柯立芝效应,不得不感叹大地万物原来如此之神秘,安插着众多机密。

而有时人们可能对于这一些却毫不知晓。

随着科学技术进入发展阶段,人们开始深入探究,了解自我,了解他人早已成不可或缺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或许目的极为简单,只想掌控他人属性,提升商业利益。

欲望和环境

经济越是发达地区,对于人研究会更透彻,所以大城市中稀奇古怪之事并非是天生,而是因为各种各样人而造成。

另外一方面,单一欲望在某一个环境中必然不会有成长空间,原有社会大环境早已限定人言行思维,使得在同一个环境中单一的人不会越界,只会遵循其中一种思维主线。

这好比在古老的时代,人们会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如果其中有人违反此习惯,即便会看成是异类。另外生活在热带地区,往往会有着身形懒散,浓眉蜡黄,以及塌鼻等特征生活。在严寒地区,一般骨骼硬朗,身形高大,有高鼻子。

因为生活在形形色色中,反而无法体会到个人异常之处,这或许就是欲望和环境的关系。

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人体大脑中的激素,主要是激活人类大脑的奖赏回路,人类大脑边缘极为关键,这就是人类情感以及下意识决策主要中枢。

一般情况下会处于隐藏阶段,不会被激活,只有大脑在受到外界刺激后,才会大量分泌多巴胺,此时也会驱使人类做出类似的行动。比如当我们在嗅闻到食物的香味后,会不断分泌唾液,会想要进食。

当男女亲密接触之后受到性刺激,人类会自然而然想和对方亲近,有交配欲望,这即便是传递基因的一大关键,所有令人上瘾的物质都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这种不受控制的循环会让人沉溺于其中。比如高潮会让人感觉上瘾。

事实上,当人体产生高潮时扫描大脑就会发现有类似于吸食海洛因成像区域。

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但凡是会让人上瘾的活动和物质都无法带来持久的欢愉,而此后一旦受到刺激,愉悦程度会逐渐呈阶梯性下降,只有在受到新刺激后,才有可能重新唤起愉悦感,这一个过程即便是在哺乳动物身上常见的柯立芝效应。

要想触发柯立芝效应,还需要在原先基础上加以新奇元素,这种新奇元素才能够让人从内心产生愉悦感觉,这是因为多巴胺激素会让人觉得兴奋美妙,当人体分泌多巴胺时才能享受到快感。

一旦体内多巴胺下降,必然会影响到人体性高潮,只有新配偶出现时,才能够重新获得愉悦感。其实柯立芝效应无论男人女人都可能会出现,这即便是古人常说的喜新厌旧。

一段好的关系可以凭着感情走,有时还会把人带偏,感情需要双方经营,双方争争,如若男人出轨已经伤害到你,无需相信对方忏悔,异想天开认为是最后一次。

遇到这些错的人,不妨就选择愿赌服输,只能责怪自己眼瞎,提前选择放手或许才是理智之选。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Hood, B. M. & Bloom, P. (2008). Children prefer certain individuals over perfect duplicates. Cognition, 106(1), 45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