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一定对立吗?医学博士九死一生,亲身经历告诉你真相

文 / 健康碎碎念滴滴
2021-01-03 09:22

医患关系一定对立吗?医学博士九死一生,亲身经历告诉你真相

一直以来医生都被认为是非常高尚的职业,担任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医生用高超的医术把患者从病危的边缘抢救回来。患者就医时,把自己的生命权、健康权交给了医护人员,完全依赖医生。

但是,在医生眼里患者却只是一个个有生命体征的病例,用来印证医学课本上讲述的病理原理和治疗方案正确性。医生的责任心、医疗设备的质量好坏决定了这名患者的治疗效果。

几年前的一则报道反映了现实的医患关系。某位患者在医院做手术时遇到意外,手术刀的一块碎片掉到她体内,找不到了。手术持续了8个小时,其中有5个小时是医生在她体内找手术刀碎片。由于不知道准确位置,手术刀碎片最终没有取出来。该患者找医院交涉,没料到医院竟然说,就是为了给她做手术,损坏了价值几十万的手术刀,真倒霉!

而近几年时时闹上热搜的医患矛盾,也日益提醒我们,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某种错位。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才是健康的医患关系,才能对双方都有促进?

美国医学博士拉娜·奥迪什写的《从白大褂到病号服》一书,通过回忆自己在医生和重症患者之间,数次身份切换的亲身经历,对医患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 生命无常,医学博士数次徘徊在生死的边缘

奥迪什是一名年轻的医生博士,就职于美国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亨利福特医院。经过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实习阶段,马上就要转为正式医生了,她认为自己经过严苛的医疗训练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资格。然而,在她怀胎7个月即将转为正式医生之前,一个隐匿的肿瘤破坏了她的肝脏,引发了灭顶之灾。她失去了腹中的孩子,被送进ICU病房里,身上同时出现死亡三要素,差点儿离开人世。

此后的7、8年时间里,奥迪什又经历数次器官衰竭,及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败血症休克、过敏性休克等各种休克,多次进入ICU病房紧急抢救。最终,在丈夫的悉心呵护下,凭借着顽强的求生欲望,奥迪什生下孩子,并且慢慢的好起来了。

在一次次紧急抢救的过程中,在与疼痛对抗的过程中,奥迪什以患者的身份反省医生患者之间的人性落差。她开始为改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进行努力,2016年她被任命为医护体验总监,负责改善医院的患者体验,并面向全美医疗机构进行宣传和培训。

医学博士数次在医生和重症患者之间身份转换,她都感悟到了哪些落差呢?

二、为什么医生和患者产生纠纷时,医生不值得同情

1.医生拥有复杂、精准的医术,但与患者交流方面却刻意保持距离,没有同理心。

医生能够用医学院学到的医术来为病人诊治,却不知道该怎样与患者共鸣。医学教育要求医生刻意与病人保持距离,避免医生听到过多的患者诉求,在知道患者实际病情的情况下,不能与患者情感共鸣,治疗幻想破灭,医生心情沮丧,筋疲力尽。但实际情况却是,患者在生病以后,心理变得很脆弱,他们渴望被医生理解和关注,渴望得到医生的正向反馈,帮助自己树立治愈的信念。患者想让医生与她有同理心,与她的痛苦和恐惧同在。

2.医生代表了权威,在患者面前是傲慢的。

医生与患者之间,对于病情的实际情况了解程度是信息不对称的,医生懂得病理多,说得话就是真理,占据上峰;患者有求于医生,态度卑微。医生在遇到不停提问的患者,感到厌烦时,态度无理傲慢。而有的医生在患者耳力可及之处口无遮拦、漫不经心讨论患者的毛病,更是对患者生命的不尊重。

作者本人是医生,在ICU抢救出现了"死亡三要素"时,她的同事医生以为她还在昏迷,就当着她的面说她不行了,让她感到非常震惊。这让她想到普通患者听到医生下的定论时,那种恐慌和无助,直至崩溃。

3.医生单方面判断患者需求,有问题了把责任推到患者头上。

作者无意中听到她的一个同事在走廊里汇报她的病情,讲述她的危险情况时说"她差点放弃了",实际上作者有强烈的求生欲。而她的医生同事把她有可能抢救不过来的责任推到她的头上,让她感觉患者是医生的一颗眼中钉,医生和患者某种程度上是互相厌恶的关系。

4医生的一个错误决定或疏忽决定了患者的生死。

还有的医生在没有经过论证以后就草率的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他们的一个想当然的想法或一个不留心的疏忽大意就可能把患者推向死亡的边缘。比如,用错药、输液跑针这样的事经常发生。

经过自己痛苦而又可怕的经历后,奥迪什立志改善医患关系。那她从哪几方面入手呢?

三、到底什么样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医患关系

1.医生要与患者建立信任、坦诚的关系。

医生不能凭空治愈患者,他们需要的是与患者建立联系。

所有病人都渴望被他人了解、关注,希望他人能倾听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在掌握自己生杀大权的医生面前,患者更愿意医生通过倾听自己的诉说,对自己有个全面的、准确的了解,从而更加准确的制定治疗方案。因此,医生放下疏远的态度,认真倾听患者的真实需求,建立同理心,是有效建立联系的第一步。

用心倾听患者的话,医生才能深入了解患者背后真正的病史原因。因此,应当鼓励患者提问,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和开展诊疗,而不是嫌患者话太多,从主观上认为自己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原因。

2.医生要真正了解患者,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诊疗。

医生建立与患者的同理心后,就不应该站在医生怎么完成当天的工作,怎么用患者来验证医学原理的角度了。而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需求的基础上,再运用自己的医学本领。比如,过去医生做出一个决定可能比较草率,当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时,他的用药和方案会更加谨慎、更加合理、更加考虑患者接受痛苦的程度和真实意愿上。这种情况下,医生的不负责和疏忽大意情况发生概率就会低很多,医生武断的就替患者做决定,放弃患者生命权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当然,医患沟通是双向的,患者在医生面前再卑微,也要大胆向医生发问,说出自己内心担心的事,尽可能赢得医生理解和支持。

奥迪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直击医患关系的深层矛盾。向我们揭示了建立正确的医患关系,关键在于医生态度的改变。《从白大褂到病号服》对于调整医护人员心态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