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性格”你知道多少,请对号入座,有则改之也无妨!

文 / 健康集市
2020-11-12 09:36

癌症两个字,相信每个人都会闻之色变,最好永远不要和自己有半点关系。然而,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高达429万。平均一天有一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七个人确诊患病。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人们不禁会怀疑,似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癌症的病发率并没有这么高。如今科技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医学昌明了,怎么反而患癌的人数大幅度上升了呢?

据相关研究表明,癌症的“光临”除了有饮食、作息、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和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性格内向、孤独或是有抑郁倾向的人,他们患癌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出百分之四十左右。

我们将这些性格,俗称为“癌症性格”。

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当然希望自己远离这些性格,但是,其实很多人对“癌症性格”的了解都为零。只顾着在人生的路上一直前行,却忘记停下来看看自己,是不是需要休息一下。

尽管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也希望所有人明白,暂时的休息并不是放弃自己的人生,而是给自己一段缓冲的时间,这样才能把接下来的路走得更好、更远。

所谓的“癌症性格”大概可以分为这几种,请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拖延型性格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明明今天可以完成的事情,非要拖到明天再完成。有时,甚至是拖延到规定时间的最后一刻才完成。在此之前,要么看新闻、刷微博、看朋友圈,要么在发呆和无所事事中度过。心想,反正时间还来得及,不着急呢。

其实,虽然这些时间你没有好好利用起来,但是,你的心也会因为未完成的事情一直纠结着。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全神贯注,总在想着那件做了一半或是完全没有动手去做的事。没办法,有人就是有这样的习惯,觉得自己有时间可以拖延的时候,就会浪费、就会虚度。直到时间所剩无几时再去准备开工,最后,事情虽然也完成了,但一定不是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结果。

忍受型性格

人们常说“和为贵、忍为高”,不知道有多少人受这句话的影响,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忍受型性格的人。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无论自己有理还是无理,都可以忍受他人的指责、排挤、评论甚至诽谤,认为那些事情是不需要计较的。

如果真的不需要计较,也就不需要走心了。事实往往是,表面看起来越是不在乎的人,内心忍受的情绪也就越大,这种负面情绪在内心压抑的时间久了、强度大了,对身心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种危害,直到有一天身体承受不了发出了求救信号,才知道自己忍受得太久了。

孤独型性格

人是群居型动物,所以生物学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在远古社会,人类之所以没有灭绝,就是群居的优势。没有人是真正喜欢孤独的,通常是没有条件、没有办法、无能为力的一种选择。孤独型性格的人,他们常常都是自己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合群,所以就离人群远远的。

他们的内心却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希望自己被赞赏、被认同,这样自己就不会再孤独了。只不过,他们缺乏融入人群的勇气,总是盼着身边的人主动向自己靠近。如果没人愿意走近他们,他们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可想而知,当这种心情久久埋在心底无人“探望”时,对自身的伤害就会一点一点扩大。

有时,我们确实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去反省、去认识自己、去看清这个世界。时间确实宝贵,但是,只顾着在人生的路上奔波不见得对自己就是负责的。

泰戈尔曾经说过,“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也许你不一定做到了最好,或许你永远成不了那个最优秀的人,永远也无法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但你仍然要明白,身体健康、心灵洒脱、灵魂超然,才能做到身与心的统一。

这些对你来说,远比金钱、名誉和地位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