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因为孩子选择不离婚,是父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文 / 第一心理
2020-10-10 13:2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生活中,时常会听见有些夫妻说:“为了孩子,还是不离婚好。”面对感情的破裂,他们为了不离婚而找这样那样的理由,这也是许多劝告者的惯用话语。

其实,都是在瞎扯,别把孩子当做傻瓜,这种“为了孩子好“是最愚蠢和不负责任的。

莫里斯.桑达克说:“不要轻视童年时代的恐惧与不安,他们将伴你一生;不要低估孩子的洞察力,他们什么都知道。”
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琼瑶的小说《梅花三弄》中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场失败的婚姻就是一场悲剧;结束一场悲剧,就等于开始一场喜剧。

大多数人都没有琼瑶那般的勇气,面对失败的婚姻,果断选择结束。有些人的婚姻再失败,也会选择咬牙坚持。

旁观者不解,为什么整日争吵还不愿意离婚?为什么面对终日不着家,四处找小三的另一半还默默忍受?为什么整日大打出手,伤痕累累还是不想离?

当局者微微会揉搓着泛红的双眼说:“为了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我得忍。”孩子真的需要你这份隐忍,来铸就他们的“健康”成长吗?

事实上,每当家长说出这句话都是极不负责的表现。孩子无形中成为了你们情感的发泄口,成为了不幸婚姻的拖油瓶。

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因为不管多大的孩子,他们都不是你们所一位的不懂事,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而那句“都是为了孩子”是多么的不讲道理,甩锅给孩子是多么的可笑。在这个阶段的父母有多少是真正的关心自己孩子的。

孩子具有很强的洞察力

2012年上映的影片《万箭穿心》中,因儿子小宝从小在争吵的夹缝中成长,以至于形成了过大的心理负担。

而小宝的母亲李宝丽性格很强势,父亲马学武则比较懦弱,这样的原生家庭往往伴随着母亲的频繁辱骂与父亲的低声下气。

饭桌上,母亲当着外人的面挖苦丈夫,一旁的小宝忍无可忍,机灵地拽着父亲进了卧室。

可见孩子与成人一样,有很强的洞察力。他们会害怕、焦虑,会主动调节父母之间矛盾。扪心自问,当小的时候,面对父母之间的矛盾,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父母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与冷漠,无疑会给孩子蒙上很深的心理阴影。

有一位网友这样说道:“一次一次苦口婆心地劝和,一次次的哭泣哀求,我现在已经麻木了,一听到他们吵架,死了的心都有。为什么不离婚?何苦折磨自己折磨对方,还折磨自己的孩子。”

将就的婚姻,会让孩子都开始疑惑“你们为什么不离婚?”可是,父母还执着于离婚后,单亲的孩子会心理扭曲。孩子在单亲家庭里生长,真的会心理扭曲吗?

李亚鹏堪称最称职的父亲,与王菲离异后,推掉了很多应酬,只为让李嫣健康成长。即使离婚,他也允许王菲带孩子出去玩,让母爱从不离场。

李嫣健康且自信地成长,即使有兔唇,也绝不影响她向大众展示自己的美。

其实,孩子扭曲的心理不是因为父母离异,而是父爱与母爱的缺席。如果父母不爱孩子,就算家庭再完整,孩子也无法拥有健康的心理。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离婚了也会很爱甚至更爱自己孩子。孩子感受到的爱不会少,心理扭曲自然也就不会形成。

社会学家保罗·阿玛托调查后发现:父母离异的孩子与家庭完好的孩子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别。

离的是婚姻,而不是与孩子的血缘关系。你必须先爱自己,才能给别人爱。不要做无谓的挣扎,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也会波及到孩子。

失败的婚姻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一句“为了孩子”强迫自己死撑到底,还自以为伟大无私。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1] Elke Schubert, Rainer Strick. (1996) Toy-free Kinderga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