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疫情下的心理成长

文 / 国民心理健康
2020-04-14 16:15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最近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情绪一度变得消极,但也有了更多成就感、投入感、意义感,宽恕、勇敢、自控、正直、公平、谦虚、好学、希望和善良等品格显著提升。怎样看待疫情下的心理成长?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翔平、乔志宏、蔺秀云。

志愿者行为背后闪烁着真正的“人性之光”

问:从你的专业背景出发,此次抗疫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蔺秀云:我印象最深的是医护人员。在大家最揪心无助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即便是奋不顾身冲上前线的人,也会有一个抉择过程。他们选择了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患者。做到这一点需要非常强大的心理力量。

乔志宏:除了医护人员,志愿者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属于完全自主自愿、非常纯粹地去利他去助人。这些行为背后闪烁着真正的“人性之光”。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过,人类开始懂得帮助困难中的人,这是人类文明的起点。据她分析,被治愈的骨折股骨化石,是人类文明的最初标志。在人类社会早期,一个个体如果摔断了腿,就一定会挨饿,甚至被野兽掠食。发现股骨骨折且经过了愈合的化石,表明他受到了别人的照顾。

疫情来袭,35岁的湖北省武汉市顺丰速运快递员汪勇,瞒着家人成为武汉金银潭医院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的“带头大哥”,国家邮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递员”称号。

能对他人产生共情,并且愿意去帮助他人,这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在帮助他人之后会从心理上获得一种内在的奖励。一个好的社会,也会从体制机制上去鼓励和倡导这种利他行为。

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从惊慌失措到坦然应对,心理变化是有过程的

问:疫情发生后,一些单位迅速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最近还提出免费提供长期心理咨询,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乔志宏:“身”“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心理“防疫”,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一环。在社会各界对疫区进行物质援助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援助也很就快到位了。疫情发生以来,求助者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是恐慌和担忧。一开始是害怕被感染、忧心亲人的状况,后来主要担心长期不复工影响生活来源。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有效推进,人们的心理状态日渐恢复。

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从惊慌失措到坦然应对,心理变化是有过程的。对于少数在疫情中受到冲击较大的人,对他们需要更加关心关爱。所以我们提出为全国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体提供为期两年的免费心理咨询。

抗疫调动激发了人们的很多积极资源,比如勇气、慷慨、善良、勇敢、宽容等等

问:最近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情绪一度变得消极,但也有了更多成就感、投入感、意义感,宽恕、勇敢、自控、正直、公平、谦虚、好学、希望和善良等品格显著提升。您对此怎么看?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一部分人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个体会发展出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成长?就像身体通过锻炼会变得更加强壮一样,当个人挑战自己的心灵时,心理力量也会得到增强。比如这次疫情,刚开始人们措手不及,恐惧慌乱,草木皆兵,这个阶段经历的更多是打击。但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动员了方方面面的力量。动员的过程激发了很多积极的资源,比如勇气、慷慨、善良、勇敢、宽容,等等。这些积极的资源被调动了起来,由潜在的变成显性的,这就特别有利于心理的成长。经历了这场疫情防控的硬仗,人们很可能还获得了一种“心理抗体”,能够更好地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做出准备。在抗疫过程中,人们也感受、觉察或接受了来自他人的关心和协助,这在心理学上叫“社会支持”,它也会促使人们的心理成长。

人生在世,挫折和打击随时可能到来。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学会与残酷的现实正面相对。挺过“艰难时刻”,我们就能领悟到:那些受过的“伤”,也能让我们勇往直前。

生命中的艰难和痛苦能成为积极转变的催化剂和发动机

问:疫情中的艰难经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改变呢?

刘翔平:有时候,生命中的艰难和痛苦就像当头棒喝,能成为积极转变的催化剂和发动机。人们可能因此而经历一些新的、积极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自我觉知、人际体验以及生命价值观等方面。

人们可能因此而拥有新的认知、活力和能量,开启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经过疫情,我们发自内心认识到:要注重饮食习惯,不吃野生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多么重要。

人们的认知可能因此而更加灵活,更容易去包容和接纳。比如原来对于居家隔离,我们觉得难以忍受;隔离之后,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更多反思。又比如,我们在平静的生活中只能经受好的方面,经历灾难后,我们发现自己更有心理弹性了,能够在苦难中自我调节,包括对枯燥的忍受,在疾病治愈过程中对人生的感悟。疫情也促使我们去反思自己的生活,这些年是不是过得太焦虑,为了挣钱拼命加班熬夜,我们可能因此更加注重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平衡。再比如,我们可能因此而更加愿意打开自己,与素不相识的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体验来自别人的支持与帮助。疫情期间不少人感慨,虽然因为防控的需要,人与人的距离远了,但心更近了。这些转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艰难的经历还能帮助人们重新定义对生命和信仰的感受。维克多·弗兰克尔有一本书,叫《追寻生命的意义》。他讲述了自己如何经由在牢狱的亲身经验发明了“意义疗法”。弗兰克尔认为,在一定意义上,一旦找到了意义(比如牺牲的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他发现了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如他所说,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的。疫情本身不是一个好东西,但经历了疫情中的艰难和痛苦,人们可能会变得更深刻,会努力追寻生命的意义。

人生指的就是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而不是只经历了好的事情

问:疫情之下,普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弹性和抗压能力?

蔺秀云:要尽量回归正常规律的生活,因为生活被打得越乱,人们就越容易感受到焦虑。要活在当下,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能做要做的事情上来。不要活在将来,达不到某种目标,会导致更大的焦虑;也不要活在过去,那样很容易导致内疚、自责和懊悔。要学会自我关怀。可以每天给自己腾出固定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阅读、看电影、做运动、养一些花花草草,等等。要去多关注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多想想在抗疫的过程中我们体验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更多从正向建设性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究竟什么叫人生?人生指的就是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而不是只经历了好的事情。如果实在有些扛不住了,可以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也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表达和倾述本身就是一个释放的过程。

人们能够在“挑战-应战”中化危为机

问:面对危机,怎样一种心态是您比较欣赏和提倡的?

蔺秀云:我当然是欣赏积极的心态、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应对。我们搞心理学的都知道“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和这个法则相关的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父亲早上起床后洗漱,随手将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这是事情本身,接下来的反应是:父亲很生气,打了孩子,骂了妻子,气呼呼去上班。快到公司,突然想起忘拿公文包,立刻回家,但家中没人。他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往家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赔了一笔钱。拿到包去单位,他迟到了,挨了上司批评,心情坏到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被淘汰。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10%,后边一系列的事是另外90%,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掌控那90%,导致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人们能够在“挑战-应战”中化危为机。比如这一次,那些治愈后康复的幸存者在遭遇疫情后形成了抗体,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全社会也更加团结互助、珍惜幸福、尊重他人和敬畏自然,这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从另一个角度也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人类生活在一个名副其实的“病毒星球”,但人类不会败给病毒。心理学家有所谓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区分:面对困难竭尽全力去战胜它,把挫折和失败看成是人生经验的积累,这是成长型思维;遇到困难挑战选择逃避,更多考虑坏的一面,这是固定型思维。努力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这是心理学家所提倡的。那些打不败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助力疫情

心灵e站线上心理服务平台

免费开放服务

扫码即可体验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国民心理健康网

国家级心理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转发内容仅作信息分享及参考,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gmxljkw),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