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花费936万治癌:那些“宁可得癌,也不要抑郁症”怎么想?

文 / 太原心理
2019-09-26 12:21
一个心理咨询匠对生活的感悟,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阿尔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含义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觉。

希望这里我们彼此疗愈将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转变为光,照亮我们的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我们真正的自己······

很多人患上抑郁症后觉得痛苦难耐,甚至有些人一度喊出“自己宁可得了癌症也不希望被抑郁症折磨”。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比癌症更可怕的病,它没有标准的指标,并不会像普通的病那样,有相关的指标可言,好与不好大概心里都有个底,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方式和有效的治疗流程,一切都是看运气,当这种药物对你没有起作用,医生就会给你试另一种药物,如果你幸运,你可能会康复,如果你是倒霉的,有可能你这辈子都需要依靠药物,而且还不一定能康复。抑郁症对病人来说,本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我们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心理斗争,对于家人来说,更是一种煎熬和考验。

可是癌症真的像抑郁症那样觉得吗?

李宗伟谈抗癌

近日,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去年,李宗伟被查出患有鼻癌,不过幸运的是,癌症发现较早,并且采取了最先进的质子诊疗技术,得到治愈康复,这次治疗总共花费了936万!回忆自己抗癌的过程,流下了眼泪。

李宗伟讲述自己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一共做了33次电疗,自己的喉咙都被电破了,连吃饭都需要借助麻药。

“开始第三个星期的时候,我就不能吃东西了。这边(喉咙)全部已经破了,然后就很辛苦,讲话也讲不到。”李宗伟回忆

抑郁症总会夸大痛苦

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是抑郁症普遍的表现之一,借用一个康复中的个案说的话就是:"我以前认为不够优秀和独一无二就无法找到工作,无法找到工作就无法生存,因为这个我特别焦虑。但后来我慢慢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是我把问题夸大了,即便不优秀不独一无二,我还是可以找到工作养活自己的,于是我就没那么焦虑了。"

有时候抑郁症带来的痛苦的确让人头痛不已,可是一个人过度强调痛苦的严重性其实也是一种认知扭曲。

认知心理学认为,所以的心理困扰,并非是刺激所产生,而是我们对刺激的不合理认知所产生的。

其中一个典型的认知扭曲就是:你夸大事物的重要性(如自己的错误或他人的成就)或不恰当地把事物缩到很小(你自身的值得欣赏的品质)。这是个“望远镜游戏”:你从一端看积极的东西,从另一端看消极的东西。

所以过度夸大抑郁带来的痛苦对病情的缓解并没有什么好处。

过度夸大痛苦是“不良自恋”

老师,人为什么会容易放大痛苦,不容易放大快乐会很容易时不时想起不开心的比开心得多 感觉痛苦很漫长幸福却是有限的是人的常态还是说这是消极的人才会容易有的。

这是我之前文章的一个留言,后来我一想,那些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他们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

因为人天生自恋。

所以总在自怜。

所谓“放大痛苦”,只不过是“我这么好的人,怎么能遭遇这样的事情啊”。

可是一个人越是这样就越无法承担他本该有的责任,抑郁症恰恰就是让你学会成长,学会破这一层自恋。

只有真正理解每个人都该承受自己生命的责任时,你就不会自怨自哀,觉得宁愿得癌症也不要得抑郁症,搞得好像自己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一样。

表面上你是渴望得到爱和关注,可是潜意识还是希望逃避,这样的认知对康复其实不太有利。

要知道那些变成了“凤凰”的人都是在痛苦的“炼狱”中淬炼过的,所以赶紧积极面对问题,回到当下,理性对待抑郁,才是你真正可以康复的关键!

文章作者:老K

老k简介:本科,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阿尔法的光”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110小时+ (目前仍在进行)

培训/学习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系统面授培训、曾奇峰精神分析60讲、武志红心理学课、熊逸佛学50讲、施琪嘉创伤疗愈系列课程、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彭旭《走出抑郁,学会自我疗愈》系列课程等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