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人要活得蠢一点,才会更快乐

文 / 第一心理
2019-09-10 17:29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一句话叫做:“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即用情至深的人最容易被情所伤,太聪明的人总是难以快乐,对此有学者提出,人要活得蠢一点才能更快乐,如何理解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该书以访谈的形式记载了很多边缘人群(精神病、心理变态者)的内心世界,其中对于“心理变态者”有过这样的描述:那些心理变态的人的人生往往非常“极端化”,他们有可能成为名利双收的“天才”,也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疯子”。

1941年,心理学家赫维·克莱克利(Hervey Cleckley)和他的同事阿德里安·雷恩(Adrian Raine)通过取样调查发现,那些心理变态者普遍能够利用自己的黑暗特质走向成功,但是他们大部分人都不快乐。通常来说,心理变态者智商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但是他们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却是十分低下的。

他们很擅长利用情绪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他们控制情绪来获取他人的信任,比如,在演讲时煽动人心为自己投票,他们喜欢控制别人的感觉。但是无情的他们不会让任何私人情绪来影响自己的工作,他们可以在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划得非常清晰,所以人际关系中的温暖和快乐是他们很难体会到的部分。

抑郁症患者:自责和自罪

抑郁症患者大多数都是十分聪慧的,但是他们的敏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死胡同里,自己困住自己。敏感又好强的他们很容易让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而紧张的情绪很容易破坏了大脑分泌神经递质的功能,这成为了抑郁症的导火线。

心理学上认为,自责、自罪最容易破坏人的心理结构,而抑郁症患者恰恰最喜欢自责和自罪,长期的对内攻击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情结。高敏感让他们拥有了超出平均水平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妥善利用自己的智慧,那些成功利用的人便成为了哲学家,艺术家,而那些把自己拖垮的人,则迈入了抑郁的深渊。

当所有人都在宣传精英主义时,当社会大众都在要求我们“自律”时,每一个普通人便陷入了不断给自己制定高目标然后失败的怪圈。我们做事情前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件事对我们有没有用,而不是去认真地体会它,结果就是人们变得越来越焦虑,生活毫无快乐可言。

斯坦福大学MBA研究生Eric Tsytsylin在一次行为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一个婴儿平均每天大概会笑400次,但是一个35岁的成年人每天只会笑大概15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孩子的心灵是最纯净的,他们见山便是山,看水便是水。他们不会去思考当下的这个事物对自己有没有用,他们仅仅是活在当下。所谓“大智若愚”便是如此,那些“聪明人”每天运筹帷幄,八面玲珑,也许他们拥有了成功,但是他们却失去了最真挚的快乐。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聪明地避开所有错误,我们需要大量的算计来布置自己的人生格局,为了达到成功的顶端,我们选择忽略身边的美好事物。在一天又一天的大量思虑后,你会忘记你最初只是想活得更加快乐一点。所谓人要活得蠢一点,才会更快乐,强调的是不能因为人生格局的构建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不能受困于复杂的人生,“蠢”一点,大智若愚才是最高的人生智慧。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