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点

文 / 一点心理学
2019-08-20 19:06
"

关注一点心理学,让生活轻松一点。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点

周末的晚上,我到邻居莫姐家,刚好撞到她家的姐姐和弟弟在争吵。

原来是弟弟看中姐姐的笔记本,一定要占为己有。

莫姐有点生气地对着姐姐说:“一个笔记本,有什么好争的呢?你不是一向很懂事的吗?今天怎么也不知道让让弟弟。”

姐姐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流出来,哽咽着说“这是同学送我的礼物。”

莫姐有点不耐烦地说“弟弟还小,你懂事一点,不要和他争了。”

姐姐咬了咬嘴唇,把笔记本塞给了弟弟,一边用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一边跑回了房间。

从莫姐家出来,我脑海中一直浮现姐姐欲言又止的委屈模样。

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用“懂事”来标签孩子,然后欣慰地发现孩子确实是越来越“懂事”了,却看不到他们“懂事”背后努力克制自己欲望和情绪的委屈与心酸。

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自我印象管理就会让自己的行为和所贴的标签一致,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标签会影响一个人心理和行为。

知乎上有人这样定义“懂事”:过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而忽视自身意愿,从而丧失了这个年龄段放肆、任性的权利。

“懂事”的标签,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绑架,绑住孩子的身心,让孩子错过了童年的快乐与满足,而这份快乐与满足他们会终身寻找。

一、过于“懂事”的孩子,容易迷失自己

台湾作家张德芬说“有时候,过分着迷于自己的标签,会逐渐迷失真实的自我。”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因为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他从小到大一直就是别人眼中懂事的孩子。

因为懂事,他看到心仪已久的玩具却说不喜欢,看到好吃的东西假装不想吃,跟亲戚家的小朋友一起玩总是主动让着人家。

因为过于顾忌他人的感受,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几乎低到尘埃里去。不知不觉把自己弄丢了。

为了迎合大人的评价,“懂事”的孩子不敢任性,不能撒娇,终于逐渐失去了孩子的本真。

“懂事”的标签,让孩子活在别人的期望与认可里,为迎合他人,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需求。

帕萃丝·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通过别人来认识自我,只会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少年说》有一期节目,有个男孩子说,他曾经为了树立好孩子的形象,撒谎说家里穷,然后整天穿破烂的衣服不肯换下,还天天捡同学剩饭吃。

他以为这样别人就会认为他是懂事的好孩子,谁知却始终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他迷失在“懂事”的标签中,越来越不认识自己。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点

“懂事”的孩子以为,我被爱是因为懂事,而不是因为我本身就值得爱,因此他们一直压抑真实的自己去讨好大人。

长大后,“懂事”的孩子通常也习惯性地讨好别人,不敢拒绝。而这“讨好型人格”是以压抑或牺牲自我意愿为前提的,渐渐地,也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二、“懂事”的孩子,内心也许不太快乐

知乎上有个提问“懂事的孩子快乐吗?”很多人留言,自己就是父母眼中“懂事”的孩子,但过得并不快乐。

“懂事”的孩子往往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压力。心理学上把心理过于“早熟”的孩子成为“成人化的孩子”。

有研究表明“成人化的孩子”成年后有较多的心理问题,人生态度多半消极,患抑郁症的几率很大。

电影《狗十三》的主人公李玩,本是一个活泼的女孩,因为心爱的小狗走丢,她疯狂寻找,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宁。最后奶奶也因为寻找她而走失。

在爸爸给了她一顿暴打后,李玩性情大变。

在大人的世界里,李玩是越来越懂事了,但也越来越沉默了。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点

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视(CEN),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懂事”的孩子大多不敢或不愿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父母也就无法解读其发出的情绪信号。久而久之,便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懂事”的孩子从开始对自己妥协,不再流露自己的情绪开始,便不再与父母有足够的情感互动,那个快乐的自己,就注定已经回不来了。

我国一代才女张爱玲,在我们看来应该是眼高过顶的女子,事实上却是一个“低到尘埃”里去的人。

自小母亲就要求她要懂事。她为了得到妈妈的爱,一直努力做个懂事的孩子。

母亲在厕所里看书,看得入迷呵呵声笑,张爱玲居然在门口附和着笑出声。

读书的时候,她拿到奖金的第一时间,就是把钱汇给了母亲。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点

就是这么一个“懂事”的人,我们看她的作品,笔下的人心总是那么地孤寂、荒凉。而她自己也是一生郁郁寡欢。

武志红说: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懂事”的标签,让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释放,心灵得不到自由。


李雪说: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

“懂事”的孩子真正的感受一直未被确认过。因此,他们生命的底色总有一块是灰的。

三、撕掉“懂事”的标签,让孩子做自己

蔡康永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我们怎样才能避免用标签去束缚孩子,让孩子做自己呢?

1、允许孩子“任性”

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娇罢了,只是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成大人的眼神。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点

是啊,孩子始终是孩子。是孩子总会有任性、耍性子,无理取闹的时候。

父母要修炼好自己的心,充分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鼓励孩子用语言或是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

演员杜江曾说: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呢?

允许孩子“任性”,他才能拥有孩子的本真,成为他自己。

2、尊重孩子,允许孩子说NO

明星马伊琍说,她女儿有一次在幼儿园跟同学玩过家家,有人扮演妈妈,有人扮演宝宝。有的同学一直想当妈妈,逼着爱马只能当宝宝。其实爱马心理也很想试试当妈妈,却一直不敢说。

马伊琍这才意识到,她一直要求爱马懂事,可孩子却懂事到连不都不敢说了。

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给爱马作心灵疏通,才让她说出了那句“我不愿意”

中国式父母的口头禅就是“你要懂事”。可是一味的懂事,会让孩子失去了拒绝的勇气。

勇于说“不”的孩子更有主见,长大后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3、做“听话”的父母

生活中,我们习惯叫孩子“要听话”,却没想过要做“听话”的父母。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提到,她和先生都很乐于听孩子的话。

有一年,他们开车从北京回内蒙古过年,回程当天,因为圆圆的一句“没和两个姐姐玩够”他们当即决定晚一天回去。

作者说他们这么“听话”并没有把圆圆惯坏,相反圆圆逐渐长大,成长得比父母更优秀。

做“听话”的父母,有什么问题和孩子商量着解决,听取孩子的想法。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份满满的尊重,能让孩子更有底气做他自己。

孩子的一生有无限种可能,不要让“懂事”的标签局限了他的未来。

李雪说,让孩子自由选择,成为他自己。孩子的未来,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及。

愿我们都能爱孩子,如他所是,而非如我们所愿。

作者简介:“一点心理学”作者溶溶,左手带俩娃,右手码字求解育儿密码。一枚在育儿路上探索的80后妈妈。敬请订阅更多心理分析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yidianxinlixue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