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一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叛逆猴子

文 / 你滴选择
2019-06-08 14:04
“拖延症”,一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叛逆猴子

拖延症是怎样形成的

“拖延症”,一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叛逆猴子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场关于拖延症的演讲,感触非常深刻。大概内容讲的是,人们之所以养成拖延的习惯,是因为内心深处隐藏着一只猴子,一只叛逆的猴子,一只时不时跳出来想要为你人生方向掌舵的猴子。

为了更形象的说明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我们举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凌晨一点,这时候已经很晚了,应该睡觉了。可是王者荣耀打到一半,要么对面队伍太强大,要么队友太坑,又或者是有队友时不时掉线送人头,本来可以在二十分钟内赢得比赛,结果拖到四十多分钟还没有分出胜负。这时候,就算提醒睡觉的闹钟响了又响,你还是要坚持把这局比赛打完,要不然会输掉比赛,掉一颗星不说,被举报挂机送人头扣个十来分,就得不偿失了。

凭借个人英雄的熟练度和对战局的机智判断,你和队友沟通配合偷塔成功,赢得了比赛。

这时候,时间来到了凌晨一点半。

你本来可以洗洗睡了,这时候,你内心深处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们称之为“猴子”。因为猴子天生就调皮捣蛋,常常不走寻常路。

以下就是你和内心里的“猴子”的对话:

你:很晚了,我该睡觉了。

猴子:不嘛!我们再来一局,你看就差一颗星就上星耀了。

你:再来一局,得花半个钟甚至更长时间,太晚了明天会睡过头,上班迟到了怎么办?

猴子:没事,有闹钟。

你:好吧,就一局。

于是,你又继续游戏……直到很晚才休息。

早晨6:45 。

“帅锅,帅锅,起床啦,起床啦……”

手机个性化闹钟响个不停,你迷迷糊糊的翻个身,拿起手机关掉闹钟,准备起来。

这时候,内心深处爱捣乱的“猴子”又出现了。

猴子:时间还早,可以再睡十分钟。

你:一会睡过头了这么办?

猴子:这么困多睡会,就十分钟,十分钟后一定起得来。

你:好吧,再睡十分钟。

于是你迷迷糊糊又睡了一会。

当你醒来的时候,时间显示:7:36 。

哎呀!睡过头了。

迅速洗漱完毕,匆匆忙忙的赶着去上班,早餐都来不及吃,最后还是迟到了。

这时候,你会懊悔,如果不贪睡那十分钟,就不会迟到了,就不应该听那该死的“猴子”的话。

其实,生活中拖延这只“猴子”无处不在。

明明是上网查资料,结果拖延的“猴子”告诉你,最近林志玲姐姐结婚了,先点开相关新闻看看,然后你又发现某个你中意的手机品牌出新机了,你立刻打开官网了解一下,再对比某购物网站的价格,居然有优惠,于是你下单了。

最后忙活半天,资料没查到,各种娱乐新闻看了不少,最后还剁手花掉几千块。

自我冲突的反作用力

“拖延症”,一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叛逆猴子

以上“你”与“猴子”的对话,其实是内心自我冲突的表现形式。

人之所以会拖延,就是因为有了自我冲突的反作用力在作怪。

物理常识告诉我们,有作用力,就会有反作用力。

这个原理也适用于心理学。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一现象,我们举个例子。

现实与理想存在一段距离,假如实现理想的路径有一条可以自由伸缩的弹簧,能把理想往前拉,让人更容易靠近理想。

大家都知道,弹簧有张力,你用力拉理想,理想会给你一个反推力。

这样,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拉锯战。

如果你不用力,那么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比别人花更长的时间,走更远的路;如果太过用力,就得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阻力,让你精疲力尽,难以抵达理想的彼岸。

这时候,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拉力,既不要太宽松,浪费时间,又不要太过于紧绷,耗费精力。

我们把这个拉力叫做创造性张力。

当内心出现自我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用创造性张力拉近现实和目标的距离,才能少浪费时间,少走些弯路。

拖延症的价值不等式

“拖延症”,一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叛逆猴子

自我价值=能力=当下的表现

一般来说,自我价值和一个人的能力相当,同时这个能力也能在当下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自我价值的体现就是你拥有某种能力,同时能在当下展现出这项能力。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不等式:

自我价值=能力≠当下的表现

这就是拖延症的价值不等式,在拖延者看来,认同自我价值等于拥有的能力,但是当下不一定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拖延者是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但是当下他无法表现出来,也就是他没有完成任务。

我们来看看“有能力”和“能力”的区别,“有能力”说明你有这个能力,但做不做成事,另当别论;“能力”是事实,在当下能够表现出来,事实证明已经完成任务。

因此,拖延症的价值等式应该如下:

自我价值=有能力=不一定当下表现

想想看,这个等式显然不成立,能力不一定当下表现出来,我怀疑这个人是否有能力,当然他的自我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弄明白拖延症的价值不等式之后,不难发现,拖延症就是不愿意把能力在当下表现出来。

假如你打心里默默喜欢一个人很久很久,你也知道他(她)对你也有好感,可是你迟迟不敢向他(她)表白,请再看一次拖延症的价值不等式,你会发现,能力只有在当下表现出来才有价值。

爱,就要勇敢的向对方表白。

怎样改掉拖延症的毛病生活需要有仪式感

“拖延症”,一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叛逆猴子

拖延症价值不等式告诉我们,人的能力只有在当下表现出来才有价值。

人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他们有能力,但很少或者不在当下表现出来。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拖延者把他们的能力在当下表现出来呢?这就要引入一个时下流行语:生活需要有仪式感。

回到上面的话题,毫无疑问,表白也一种仪式。

表白需要合适的场景,穿着也要讲究,要带礼物,不管是美丽的鲜花,还是璀璨珠宝首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苗条的身材,健康的肌肤,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美。

他们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人一般就是锻炼加减肥。

按道理追求美,应该不会拖延才是,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锻炼需要持续,减肥需要毅力。

断断续续的锻炼和减肥,收效甚微,时间一久,很多人就放弃了。

因此,锻炼和减肥都需要仪式感。

锻炼一定要坚持在每天在同一时段,完成几项运动,在完成之后再日历上做个标记,只有完成了才能做标记,你可以把这个当做一种仪式。

通过做标记这个动作,完成一种仪式,每个月末的时候,看到日历上满满的标记,会让你有一种成就感,成为你继续坚持锻炼下去的一个动力。

再来说说减肥,很多人简单的理解,减肥就是少吃。

其实,这是不健康的减肥。

减肥可以说是一个综合项目工程。它涉及到运动,饮食,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运动其实就是锻炼,你可以按照上面我说的去坚持锻炼,就会有效果。

下面我们来说饮食对减肥的重要性,以及饮食怎样影响减肥效果的。

相信很多人都在网上看过”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之类的自嘲的诙谐言论。

在这里,我不打算写减肥需要吃那些食物,以及如何搭配,这些你都可以在网上查询,或者咨询医生。我要说的是,仪式对减肥的影响,也就是减肥需要有仪式感。

首先,你通过网上查询,或者咨询医生获得一张食谱,按照食谱上,每天定时定量的饮食。

其次,手机存两张照片,一张是你喜欢的某位苗条健康的偶像明星,一张是还没有减肥前的自己。

当你按照食谱定时定量饮食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偶像,想象一下减肥之后的自己也能和她一样的苗条健康。

当我们经不起诱惑想要暴饮暴食的时候,看看自己减肥之前的照片,想象不减肥会错过那些美好。

这些刻意的心理暗示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也是一种仪式。

通过这些小细节,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许多事情加入仪式之后,会更加有意义,更值得你去付出,拖延的毛病自然而然的就改掉了。

走出自我舒适区

“拖延症”,一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叛逆猴子

拖延:指推迟,延后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情或任务。而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如果我们不在乎这件事情,是否完成这个任务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在乎。

那么就不存在拖延和拖延症的说法。

我们称不在乎任何事情及其影响为自我舒适区。

待在自我舒适区里的人,其实是创造性张力退化的人。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前进的拉力不足,从而降低目标,退而求其次。

人在自我舒适区待久了,他的目标在不断退而求其次之中变得越来越渺小,最后失去了自我价值。

每个人活着,都有他存在的意义,首先,他得有存在的价值。

要实现自我价值,你得有能力,你的能力的表现形式就是在理想与现实借着创造性张力不断前行,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理想是美好的,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需要你勇敢的迈出脚步,走出自我舒适区。

前行的脚步从来都不轻松,但请记住温水煮青蛙的教训,在温水里固然舒服,但也隐藏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