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谈养生热问题

文 / 华夏出版社
2019-05-19 08:16

注:养生问题的争论颇多,养生保健市场频频“有事”,本文内容是某一杂志记者对包祖晓的采访内容,尽管后来因某些原因没有刊登。现在就分享在这里。

1

您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养生话题,或者说注意到患者中的养生人群的?

答:自2000年从事临床工作以来,接触到两类令自己纳闷的人群:一部分是一些病人,他们存在一些需要医学上认真处理的病变,但他们不相信医生的规范诊疗,更是愿意相信“游医”“养生”人员,只要有人告诉他能“全愈”“断根”,他就相信;另一部分是一些群体,他们感到身体不舒服,但医学检查无明显异常,医生告诉他不需要服药时,他们心里不舒服,认为医生没查出他的病,自己存在潜在的危险,就像算命一样,只要有人告诉他必须“治疗”“调理”,他们也就很容易相信。

从事心理卫生工作以来,我发现中国人较之其他众多民族,对死亡高度恐惧。然而,在我们的大众文化中,却又往往回避从个体性角度去讨论死亡、自由、孤独及意义问题。这种状况,在沉迷于养生热的群体中尤其明显。

2

作为心理卫生科医生,您为什么会大量接触盲目养生的人呢?盲目养生也是一种病症吗?

答:一方面,随着国人对心理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加,在综合性医院中,许多内外科医生对于明确排除器质性疾病,但病人仍然感到不适者,会转诊到心理卫生科,结果发现这类群体中很多是“养生迷”。

另一方面,心理障碍中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症、神经衰弱等都可能以身体上的不适为主要表现,我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这类群体往往认为自己是“虚”了,需要“补”,而且发现他们的认知水平许多时候存在很大的偏差。为此我写过几篇文章如《“肾虚”很可能是心理障碍》。

第三,心理卫生科的工作让我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虚”“补”之类的文化很迷惑人,我曾在公众号里写过《中国人的“肾”为什么那么容易“虚”》,就论述了中国人好养生、“补肾”的文化原因。

第四,我还调查过中医中的阳虚病人,发现其中许多人存在着抑郁倾向。我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过中医中的阳虚与抑郁的关系(已经有2篇专业的文章发表)。

第五,通过对这些现象背后的进一步挖掘,发现部分传统中国文化是逆存在主义的,也就是回避死亡、自由、孤独及无意义等存在问题的。我在“禅疗四部曲”之《做自己的旁观者》《过禅意人生》中大量论述了这些问题,试图纠正国人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我还有一篇稿叫《我们亟需存在主义取向的教育》。

就这样,我从自己的临床工作中开始观察,然后逐渐对文化、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就对这类群体(养生热者)有了较多的接触。

我们不好说“盲目养生”是一种医学上的病症。但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说,大部分“盲目养生者”的确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内在的焦虑或不安全感问题,我们经常称之为健康焦虑或死亡恐惧问题;社会功能失效问题;潜意识中的孤独、无意义、自由与限制问题。我在《做自己的旁观者》的封面就写道:“生命是一场冒险的旅行,无论是专注于出人头地、拼命地积累物质财富、忙于消费和娱乐,或者是忙于养生保健,我们都逃避不了死亡、无意义、孤独、自由和限制等基本的生命主题。如果我们想要“疗愈生命”,就必须深入人的“存在性”困境。”

在《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中提出:(1)生活本身是痛苦的,没有捷径的,生活的奥妙不是那种涂抹出来的笑容所能够替代的;(2)大部分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缘于不能有效地处理和对待生活问题;(3)疗愈工作应该以帮助人们恢复对生活的感受为目标,使来访者成为独立的个体,能够体验到存在意义上“人”的自由与意义;(4)必须把慢性疾病、心理障碍等医疗问题还原回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

总之,在我看来,“盲目养生者”在用“长寿”代替或者逃避对“意义”的追寻,他们在用“身体的无病”代替“精神的需求”,这其中的很多人存在着人格障碍。

3

这些盲目养生的人通常有哪些特点(共同点)?

答:主要有:(1)平常无所事事者居多,许多人平常不从事工作;

(2)也有极少部分是工作狂型的,平时非常忙碌,一边害怕闲下来,另一边又害怕身体垮了,心理分析后发现,他们用忙碌来“潜意识地对抗死亡”。

(3)社会失效者;

(4)个性中焦虑感强烈,“神经质”相对较为明显,身体一有异样的感觉马上会紧张;

(5)经常诉自己“体虚”“底子虚”;

(6)缺乏独立人格和判断力者居多;

(8)爱跟风、从众。

4

与您交谈时,他们会直接谈及养生话题吗?他们的养生的态度通常是?

答:会的。他们会告诉医生自己目前在服用XX养生产品或者参加XX养生活动。

当医生试着与其探讨“森田疗法”或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他们显得有些偏执,经常说医生不了解他,许多时候会说,“病痛在我身上,医生你站在岸上说话不腰痛”,他们也会列举出许多运用这些养生方法有效的案例。他们绝对不相信“安慰剂疗效”这一说。

5

怎么想到用存在主义去解释养生热问题?

答:对于心理医生来说,他在关注医学、社会、痛苦等表面现象同时,更会去探索这些现象的背后原因。我长期从事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以及“禅疗”,发现人的根本问题是“存在性”问题,一切痛苦的背后原因都可以归结到死亡、自由与限制、孤独及无意义等“存在性困境”之中。为此我写出了“禅疗四部曲”(《与自己和解》《唤醒自愈力》《做自己的旁观者》《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

6

分析了原因之后,您通常会怎么引导他们?

答:我们心理卫生科主要根据来访者的特点,运用心理治疗中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正念治疗、森田疗法、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分析等治疗方法,会给病人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让他记录日记+成长史+梦,给他布置正念练习内容,让他观看有疗愈意义的电影或者阅读禅学故事、格言和诗偈。

然后定期与医生会面探讨,这样不仅能发现他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中的)问题,并帮助他们领悟健康、疾病、人生、人性等生命主题,进而引导他们“把痛苦消失进生活”。

7

您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亚健康”,养生热跟“亚健康”概念的流行是不是也有关?

答:是的,其实“亚健康”“治未病”这些词语太容易迷惑人了。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说,这些词语很容易让人陷入“病人角色”出不来。

8

和“亚健康”一样,“养生热”从上世纪90年代流行开,到现在这二三十年间,是否有何演变?比如流行的养生方式、养生理念、养生群体;

答:有些不一样的,以前以“吃”“补”为主,后来又强调“通”(排毒之类的),再后来又加入了一些奇怪的活动(或者说运动)出现了,现在许多心灵鸡汤出现(许多内容有些类似于“精神传销”),为此我在“禅疗四部曲”尤其是《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中努力以纠正中国人常见的“心理误区”。

初步观察,“吃”“补”主要见于文化较低人群,热衷心灵鸡汤者多见于文化较高的人。

9

在您接触的养生人群中,当前最受欢迎的是哪种养生方式?

答:打着中医旗号美容、养生者较多。当然,我也没有能力进行这两者的区别。

10

这几年年轻人中间也兴起了养生热,您也会接触到这样的年轻病例吗?他们的情况和中老年人是否有不同之处?

答: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提出过“巨婴”问题,意思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之下,作为独立个体的人,他精神层面的“自我力量”是难以形成的。为了生存下去,他需要把这些能量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但是,不管你如何压制,这些能量并没有消失,它总不能永远蓄积着,总得有一个出口。久而久之,躯体化就形成了,他们把注意焦点转移到了躯体上。从文化心理学角度说,“肾虚”现象的泛滥就是一种“个体精神”被阉割之后的躯体化表现。

所以说,年轻人的养生热仍然是一种逃避或对抗“存在性”困境的方式。就我们心理卫生科所见,年轻人养生热的背后更多见的是“无意义”和“自由与限制”问题,中老年人更多见是“死亡恐惧”和“孤独”问题。

11

在您看来,存在科学的养生方式吗?

答:我认为,如果从医学的角度出发,那就是运用规范的预防医学知识对待健康和疾病;如果身体不适,去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的检查、评估是有必要的,对于治疗,在权衡利弊后进行选择。

如果从心理卫生角度出发,生命有三种状态:一是追求长度,许多养生者即是如此,但“人,是向死的存在”,无论怎么养,他内在的恐惧感依然是存在的;二是追求广度,他们追求生活的丰富多彩,这类人现在也不少,从存在主义心理学角度说,他们往往是在用“与时间赛跑”的方式“对抗死亡”,当他们停下来时,很容易感到孤独和空虚;三是追求深刻,这类人相对较少,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处于孤独状态,但他们的内心往往充满着意义感,面对存在性痛苦时会更加宁静和从容。

我们在“禅疗四部曲”中所提出的健康理念是“为自己的生活、人生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养生”是个伪命题,如果能把“养生”换成“珍惜生命”、“敬畏生命”、“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会更有意义。

如果有兴趣,您可以去阅读“禅疗四部曲”之《与自己和解》《唤醒自愈力》《做自己的旁观者》《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过禅意人生》购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