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摧毁我们人生的拖延症因何产生,我们又应如何克服?

文 / 上海中公教育
2019-04-23 15:10
正在摧毁我们人生的拖延症因何产生,我们又应如何克服?

“我洗了个澡,神清气爽的走向书桌,暗自发誓要在今天完成两个月前定下预计一个月前完成实际拖延到今天的任务,然后手机响了,喜欢的节目更新了,我又开始犹豫。”——拖延症晚期患者王小拖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199所高校的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1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或偶尔有“拖延症”。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导致拖延的最主要原因是懒惰,27.03%认为拖延带来的最大后果是任务完成效率低,还有22.97%认为会耽误时间、工作或学业。有学者指出,拖延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性格慢热、优柔寡断、主次不分、过分追求完美等几类。

拖延症的心理学原因

同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我们产生拖延行为时,我们主观上会把所有的事情交给未来的自己,有很多人会有一种明天的自己状态会更好更适合做事情的想法。而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发现,当人们谈论到未来的自己时,大脑的活动状态很接近于谈论其他人。也就是说,当你想着把事情拖到明天再做时,你潜意识的会觉得是把事情交给了别人,而往往还会伴随着很高的期盼,认为未来的自己会做的更好。总而言之就是千方百计为自己的懒惰寻找理由。

拖延与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之间的关系

同时拖延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我们所做事情的难易、枯燥程度以及完成任务后的奖赏。当完成任务的奖赏不明确、或者说较为潜在、长远时间后才会显现时,我们往往就趋向于逃避、拖延。同时惩罚也是一样的道理,奖惩越大那么拖延就越不容易发生。要读完一本书和打王者荣耀赢一把就睡觉二者相比,前者被拖延的几率是很大的,因为打游戏实际上是一个不停的以奖赏刺激你的神经的过程、补刀、人头、超神、胜利,这一连串从小到大的奖赏会让你麻醉在不断的快乐里,为了预期的奖赏故而人们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开始下一局。而相比之下读完一本书就要艰难许多、而且预期的奖赏似乎也不那么明确。

如何战胜拖延症?

合理情绪治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法可以有效的的帮助我们战胜拖延,这一方法可以分解为两步。第一步是转变认知观念、摆脱负面情绪。只有当我们对于拖延的后果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够根据任务作出合理的预期,给予自己以适当的奖赏,激励自己把任务进行下去。

我们可以在做事情时给自己设立一些小的奖励,增加心理获得感,从自我认知的角度来改变对于任务的看法,避免把这些事情看做是枯燥无聊的,多多思考长远的利益与获得。

第二步就是立即行动,这一步是相当重要的,而我们很多人恰恰缺乏这样一种行动力。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当我们真正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做起来也是很快的。我们可以利用“思维阻断法”,在产生拖延思维的时候立刻对自己说“不”,并且立刻开始行动,强化自身的意志力,一步一步战胜拖延。

怎么样?读完这篇文章童鞋们是不是有所收获呢?如果你也有关于拖延症的想法想要分享,有战胜拖延症的故事,有受到拖延症影响的苦恼,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