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2-5月是精神病发病的高发期,生活多些阳光

文 / 北国南都
2019-03-16 10:22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等也就随着变大,在压力无助排解的时候,长时间就会引起抑郁,但是不要以为是个小问题,长时间得不到释怀就会造成心理障碍,从而引发精神上的一些问题。

心理障碍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专家称,每年的3到5月份是精神病发病率、住院率、门诊率最高的时候,比其他月份高出20%~30%。其中,发病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狂躁症。

同时,春天气候多变,容易干扰人们固有的生理功能,即便对于大部分精神健康的人,气候多变也会使人们情绪波动较快、容易烦躁不安。社会上流传着“菜花黄,病人狂”的谚语,也说明了精神病多在春季发病。

针对精神病春季多发的现象,胡雄说,预防是关键。胡雄介绍,对精神疾病进行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对孤独、话少、冷淡、胆小、有猜疑心理、不合群的人,一旦出现异常行为应到医院检查,若诊断为精神疾病,要及时治疗;对经过治疗还遗留一些症状的精神病人或是正在维持治疗的病人,一定要遵医嘱把药量控制好,适当进行一些文体活动;对已治愈的病人要注意观察有无复发的苗头,一旦出现原有的症状,如幻觉妄想、兴奋、抑郁、不愿吃药等,应及时到精神专科医院诊查,使病人顺利度过精神疾病的多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