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卑与超越》是时候了结你的“自卑情结”了

文 / 饼子啃书
2019-02-10 10:47

过年,你最怕什么?是不是一想到要被三大姑八大姨“围攻”探讨你的人生各项事情,就心生疲惫了无生趣?在过年前,各种公众号都还有过许多关于应对过年事项的建议,在侧面反映出当代许多年轻人对于过年也是“累觉不爱”。真的是三大姑八大姨不解风情吗,还是……我们自身也有一些问题——比如,面对某些问题时心底不由得燃起的自卑感?

曾经有人用半瓶水来定义乐观与悲观,想必许多人都听过。“只剩半瓶水”是悲观者的想法,“还有半瓶水”是乐观者的认为。这一说法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股阿奴世界的意义有点类似。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带着我们的经验认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经过我们的饲喂处理后的事物。世界即如此。”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暗中的世界因为各自的认知不同而各不相同,哪怕客观上面对同一事物也是如此。

读《自卑与超越》是时候了结你的“自卑情结”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见到的事物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如何正确对待,就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三观”有关。我们无法以事物的客观形态的认识作为衡量“三观”正确的标准,而只能说于我饿有益的“三观”便应是相对正确的。大家论什么事都拿“三观”开腔——因为它确实重要。那么,如何能保证自己“三观”尽量正确呢?不妨来看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自卑与超越》一书。或许,读了这本书,你也能坦然面对过年时期各种尴尬场面了。

一、生命的意义

《自卑与超越》原著名为“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所以也可以译成“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那生活到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你看,书名直接给了我们答案——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与生命的意义有什么关联?好像不太弄得明白,不急——我们可以慢慢来明白。在书中,作者是这样定义“生命的意义”的:生命的意义在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梦想着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不免想起了雷锋——“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时代,老师无数次教导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至于为什么要那样,那时也一直不去问,所以这个也就成了自己一件已经早已“明白”但却一直没有答案的问题。很多年过去,制约着你去恪守一些规则,但你我都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啊,为什么要贡献自己的力量?难道我自私自利,生命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吗?

二、人人都有“自卑感”

我们生命的意义,通俗点讲,大概就是“或者是为了干啥”,说的文艺些也可以是“你为之奋斗的梦想是什么”。从小到大,我们有无数梦想。梦想总在不断更新,实现了的被典藏或抛弃,不能实现的被遗忘或耿耿于怀,但都想攀登新的高峰。而在不断地追求中,在求而不得的境遇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读《自卑与超越》是时候了结你的“自卑情结”了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们勇往直前,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逐渐摆脱自卑感。没有人能一生被自卑感折磨,人们可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来释放自卑感。当一个人失去自信,不再认为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可以摆脱自卑感,但他依旧不能忍受自卑感的折磨时,他会继续设法摆脱它们,只是他所运用的方法是不切实际的。他不再设法克服困难,反而沉醉于一种优越感中,强迫自己认为自己有优越感。”

看到这里,会让人觉得前面世界啊人生啊就是个圈套嘛,诱使人来舔舐作为兽的伤口。但是忠言逆耳,这“自卑感”的确扎根于每个人的性格中,每个人处理它的方式不同,它所导致的影响呈现的也不同。说起“自卑”,我们立刻会联想到唯唯诺诺、胆小内向这一些作为性格定义的词语。但是“自卑”在不同人的性格中会以不同的反应呈现。

例如三个孩子去动物园看狮子,一个吓得哭着要回家,一个站在原地脸色苍白但仍说“我不害怕狮子”,还有一个想向狮子吐口水。其实这三个孩子都在害怕,都有自卑感潜伏着,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去征服这种恐惧。只是因为人生经历不同,导致呈现的方式迥异。

在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求而不得,哪怕是埋头苦干来弥补拯救因奋斗无果而带来的自卑感,可能也是于事无补。“如果一个人通过极大的痛苦获得优越感,那么,他并不会因为其目标的达成而感到快乐。”所以这也好理解为什么在一番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奋斗之后,留下一滩烟花冷却的残渣。这下似乎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自卑感”简直就是寄生虫。与“自卑感”相对的就是“优越感”,它俩就如谷底与山崖,一低一高两个极端造成落差显著的山沟。世人就在这悬崖之下扑腾渺小的翅膀。实在可悲。

三、自卑感的“起源”

那这种自卑感从何而来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其源头上解决它。我有个闺蜜,关系特好的那种。她经常跟我们抱怨她的老公。但其实,她老公还是蛮好的。所以每当我们被她的抱怨激起义愤之情时,她又开始讲她老公的优点。是她出尔反尔胡思乱想吗?她并不想拿她老公开涮,她只是想获得安慰与关注。这样的性格与她的童年息息相关。可能在她刚上小学的时候,父母给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妹妹。

读《自卑与超越》是时候了结你的“自卑情结”了

两个妹妹一下子刮走了父母所有的爱。她变成了特别弱势的个体。所以,自卑感与童年时父母爱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在许多非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子长女可能都会或多或少有这样一种因缺失而引起的自卑感。

但是自卑感也不会放过独生子女。一些独生子女因为从小被家里人宠溺,觉得待在家里便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对外界产生排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想着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并且把自己的负担压在别人的身上。”而一旦真的遭遇挫败,他们也会从那些表面看起来可以避免失败的事情中寻求安慰.

这个我深有体会。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作为独生子女惯有的“有恃无恐”性格缺陷却一直保留在我体内。例如,在餐厅用餐时如果需要别人做什么,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导致我无法像常人那样落落大方——哪怕我表面那样做了,其实内心正像鼓起勇气跨过一道鸿沟。我知道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危险,但仍然不愿去做。

当然,引起自卑感的原因太多了,但好像基本离不开我们童年时期的环境因素。为什么小时候的事情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影响呢?因为那些事情产生的感触会潜藏进我们的记忆,变成一种潜意识。“记忆绝不会与个体的生活模式背道而驰……只有他的人生态度发生改变,他的记忆色彩才会改变……”一个在幼年时期被伤害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被害妄想症,他在童年时期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性格养成。

“时间久了,它们就会变成一种固定的情结,只要有相同的事情发生就会引起他们的自卑感,成为生命的底色,这种情况我们便可以称之为自卑情结。”书中如是说,如果要更改已经存在的“生命的底色”,就得以截然相反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导致我们自卑的记忆。

四、自卑之后如何超越

“一个人的生活模式是在小时候就形成了的。因此,这并不是能轻易改变的。只有自己了解到形成时所犯的错误,才有可能改变过来。”那么我和我的闺蜜何错之有呢?难道只因为我是独生子女而她是非独生子女所以都成了错误吗?“一个人对环境的看法很重要,这将决定他的思想……记住,我们考虑的不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而是一个人对环境的看法。”

自卑感的形成,原来并不是因为环境,而是因为我们对于环境的看法。当妹妹来临时,我们的爱被剥夺了;当家里人百般疼爱迁就,我们不需要其他人的介入……似乎,我们面对环境都有个共同点——对别人的抵触,对妹妹的抵触,对外界的抵触。

读《自卑与超越》是时候了结你的“自卑情结”了

如果我们无法正确对待环境的变易,可能就会出现消极意义的生命认知——“他不再设法克服困难,反而沉醉于一种优越感中,强迫自己认为自己有优越感。”例如,通过哭闹、自怜等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自卑感,获得一些优越感。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中,必须与人相处。但是,可能原有的环境导致我们的潜意识中拒绝与人合作。而在社会中,又不得不与人合作,就如婚姻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合作,所以我们会在生活中无措。那么,不妨再来看看“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梦想着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的内心只有自己,不懂接纳别人(与人合作),那么即使再优秀再想当英雄,也无法为自己做合适的社会角色定位。我们应该去接纳环境,否则只会被环境所抛弃,自怨自艾却寻不到希望的曙光。“经验并非成功或失败之母。我们的生活经验对我们没有太大用处,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认知和意义”。

我们无法改写已有的人生经历,但可以就此改变对那些过往的认知,产生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影响。正如文中的一句“生命意义不取决于环境,而取决于我们给予环境的意义。这个,决定了我们。”这也正是超越自卑的真谛。

就像桌上有半瓶水,你怎样的认知决定它怎样的存在价值。

文:芝麻陈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